调研世界

  • 江泽民号召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正>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同出席全国省区市党委改研室主任会议的全体代表座谈时强调,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由此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基本经验。为了抓住时机,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为了在新的形势下保证党的决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执行,正确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导下,深入各个领域的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1993年04期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调查研究是领导者的一项基本功

    陈希同;

    <正> 当前,中央的大政方针和奋斗目标都已明确,我们的任务就是结合本地实际,坚决地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力争实现市委七届一次全会提出的今年各项工作全面超去年的目标。为此,各级干部就要深入各个领域的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充分认识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坚持辩证唯物

    1993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K]
  • 我国县级涉农部门的体制改革

    崔传义;

    <正> 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我国的县域经济主要通过造就农业家庭经营和各种形式的乡镇企业微观主体已基本成为市场经济,但县级的经济机构与管理体制改革滞后,历史上按集中计划体制和城乡分割模式建立、适应农村集中经营和粮棉型自给农业的县涉农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在组织、制度的许多方面尚未发生相应的变革。两种机制的摩擦使之行为扭曲,出现不利于农民、不利于国家、也不利于农业企事业自身发展的种种问题。适应农业、农民面对市场的新需要,在改进乡村

    1993年04期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5K]
  • 简评今年出台的几项农业政策

    王忠海;

    <正> 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为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农业的政策,而且,为了抓好这些政策的落实,国务院在3月下旬派出了14个检查组分赴14个省检查督促。检查组于4月8日向陈俊生国务委员作了汇报。现结合14个组的检查汇报情况及我们在检查中的感受,谈谈我们对这些政策的一些看法。

    1993年04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
  • 关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与宏观监控的若干思考

    刘秋生;

    <正> 在市场经济(包括市场因素已达一定比重的计划经济)国度里,物价变动是表明一国经济运行状况的综合指示器,也是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标。过高的通货膨胀对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具有破坏性的影响。尽管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机理是错综复杂的,但其成因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成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对其交互作用的分析则构成了通货膨胀的基本分析框架和政策思路。测算结果表明,在1992年的零售物价上涨

    1993年04期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 我国农业为工业化究竟提供了多少资金积累

    冯海发;李溦;

    <正> 在我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农业曾一直是工业部门扩张所需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为工业化提供资金积累,即税收方式、“剪刀差”方式、储蓄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农业为我国的工业化成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没有农业所提供的资金积累,我国的工业化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水平是堆以想象的。但是,农业究竟为工业化提供了多少资金积累?这些资金积累在工业化的全部资本积累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农业提供资金积累的三种方式中,哪一种方式是主要方式?三种方式所提供的资金积累在数量上呈现出一种什

    1993年04期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9K]
  • 重返关贸总协定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与对策

    孙尚贤;龚满堂;

    <正>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12亿人口中9亿多是农民。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首当其冲的是农业贸易。中国重返关贸总协定后,对农业和影响不仅是中国决策部门高度重视的重大决策问题,也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一、中国农业贸易的现状据有关文献报导:中国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历来是我国对贸易的主要商品。到1990年,其出口值达219.5亿美元,占当年我国出口商品总值的42.2%;如果再加上乡镇企业产品的出口值,我国农业出口值占

    1993年04期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浙江农村市场的分析与评价

    <正> 无论从何种角度讲,1992年应该是大书特书的。从邓小平南巡讲话到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的提出,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实质性突破,同时也给农村市场的勃兴带来了新的动力和契机。本文主要对1992年的浙江农村市场的运行作一初步的分析与评价。一、1992年农村市场发展特征对农村市场发展状况的评价,我们可以从农村社会商品零售额的规模和增长幅度、农村市场的供求变化状况、农村市场建设情况、市场的组织构造、市场的制度建设等来考察。从

    1993年04期 3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 农村三业大户在市场经济走向中存在的问题

    陈昭锋;

    <正> 为引导和推动广大农民走向市场,大力推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最近我们对海门县、如皋市十个乡镇的农村三业大户进行了典型调查研究,窥视出我市农村三业大户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存在着的种种问题,值得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村经济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一、对农村三业大户走向市场经济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专业大户已逐步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骨干力量。各地在80年代中期曾为农村专业户、重点户发展作了大量工作,但由于对专业户、重点户的地位作用认识肤浅,近几年又出现了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研究不多、服务跟不上等新问

    1993年04期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K]
  • 发展市场经济必须走出四个误区

    滕春浪;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目标,已经和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是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宣传教育不够,已经接受了这个目标的并不一定在思想上真正理解了市场经济的意义,认识上切实掌握了市场经济的真谛,行动上自觉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求。相反由于对十四大文件缺乏深入的学习理解,当前在发展市场经济问题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

    1993年04期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 培育农村市场 振兴农村经济

    姜西海;

    <正> 如何实现农业的高产高效,全面振兴农村经济,是各级政府比较关心和正在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各地经济发展的经验看,实现这一目标的突破口,在于加强农村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一、培育农村市场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

    1993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0K]
  • 认清形势 把握机遇 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赖家棋;姚楠龄;

    <正>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我省广大农村如雨后春笋,蓬勃兴起,其发展不仅改变了农村的单一产业结构,建立了新的城乡关系,也给农村经济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要持续地实现其超常发展,尚需付出巨大努力。一、乡镇企业高速发展经济地位日益重要1.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78年,我省乡镇企业仅4.1万个,职工83.2万人,总产值(按当年现价计算,下同)10.6亿元。在中央(1984)1·4号文件以后,乡镇企业有了突破性进展,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企

    1993年04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 苏南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八大要诀

    夏丹;

    <正> 最近,笔者随有关方面考察了无锡、苏州、上海等地的部分乡镇企业,一个深刻印象是,苏南和上海郡县的经济发展已步入“快车道”,呈现腾飞之势。去年以来,这些地区的产值增幅都在70%以上,速度快的连年翻番,重点企业一年翻二番;效益增长快于产值增长,三外经济猛于常规经济,在实力上已具备赶超“亚洲四小龙”的条件。无锡市郊区、无锡县和张家港等市县都制订出在本世纪末超韩国赶台湾的跨世纪战略,未来仍将保持高速超常发展。

    1993年04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这里,正升起一颗璀璨的新星 江西宜春市花桥村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的调查

    刘小敏;

    <正>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确立,股份合作制企业正在农村逐步崛起。股份合作制的产生、发展和完善,将为我国农村探索出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有效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具有极为深远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意义。江西省宜春市新坊乡花桥村,是全市七个农村奔小康示范村之一。1992年,他们成功地创办了宜春地区第一家村级股份合作制工业企业——宜春市新花石材股份有限公司,这一新生事物一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1993年04期 45-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腾飞的金龙——伍隍镇基金会融资成效显著

    何在国;

    <正> 贤阳市伍隍镇农村合作基金会在改革中诞生,在改革中探索,在改革中发展,四年来成就斐然。1992年获四川省农村合作基金会评比一等奖,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它是全省十大乡镇基金会之一,是内江市乡镇基金会之冠,是资阳市乡镇基金会中腾飞的金龙。(一)1988年3月,伍隍镇乘省委五届二次全会的改革春风,率先建立镇农村合作基金会。广集闲散资金,“灵活、准、小额、短期”放款,融资业务方兴未艾。发展服务网络。一是服务网络扩大。建会初,只有

    1993年04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 农村居民储蓄存款的特征和原因

    唐平;

    <正> 据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1992年,在农村居民当年收入普遍增加较多的基础上,农村居民储蓄存款明显增加。一、农村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特征1、储蓄存款高于纯收入增长,储蓄收入比提高1992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存款额达到124元,比上年增加25元,增长24.6%,比同期人均纯收

    1993年04期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京郊粮食生产成本效益问题探讨

    王胜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价值规律对粮食生产的调节作用必然日益增强。在此情况下,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问题,即如何以较少的生产耗费和生产占用,取得较多的效益,必将日趋成为支持农民生产经营行为的主要驱动力。本文从分析研究京郊粮食生产成本入手,评价其经济效益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京郊粮食生产由“产量型”向“效益型”转变的主要对策。

    1993年04期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 山西省农民收入低而不稳的成区与加快增收步伐应采取的措施

    刘建业;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省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民收入显著增长,农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温饱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1992年,山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7.01元,比1978年增加525.4元,增长5.2倍,平均每年增加37.53元,年均递增13.9%。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山西省农民收入增量明显偏低,与全国水平的差距逐年扩大。尽快缩小山西省农民收入与全国的差距,加速山西

    1993年04期 55-56+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 陕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成因和对策

    <正> 我省城乡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八十年代以来,全省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一度缩小之后又逐年拉大,强化了二元社会结构,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遏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势头已迫在眉睫。

    1993年04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科技兴农结硕果——浅析甘肃省粮食连续十年获得丰收

    周季华;

    <正> 甘肃省委、省政府为了推动全省粮食生产和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尽快解决温饱,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在近十年来,先后制定了符合省情的一系列政策,大力依靠科学技术,努力提高现有规模的产量和效益,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尤其是粮食生产连续十年获得丰收。我省粮食生产,从八十年代开始迈大步,1983年起总产量逐年增加,1986年在全国粮食生产出现徘徊

    1993年04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关于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研究

    翟大海;李学全;

    <正> 山东是一个经济大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谱写了许许多多的辉煌篇章,有了“南看广东,北看山东”的美称。建设“海上山东”是山东省委、省政府远见卓识再展宏图。一、建设“海上山东”的优越条件山东自然资源丰富。山东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1/6,具有广袤的海域,漫长、曲折、类型多样的海岸带,有美丽的岛屿和良港,以及富饶的滩涂,蕴藏着海洋化工、渔业、矿产、能源、运输、

    1993年04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广西83个县(市)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排序分析

    唐爱斌;

    <正> 农村经济综合实力,是对一个地区的农村生产力整体水平的综合概括。广西有83个县(市),各个县(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和经济条件相差比较悬殊,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市)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对各个县(市)的农村经济整体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不仅可以确定各个县(市)在全区所处的实际位置,使县(市)之间的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结合起

    1993年04期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抽样调查非抽样误差控制研究

    安徽省农调队课题组;毛孟毓 ;金玉言;李家仪;

    <正> 一、引言抽样调查是抽取全及总体中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用所得样本的标志值作为总体的无偏估计量去推断总体。因此样本标志值与总体相应标志值(真值)间必有一差量 A,叫做抽样调查总误差。总误差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在抽样设计中抽选样本所产生的抽样误差;二是在抽样调查过程中所产生的调查误差。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抽样误差的研究和控制、注意增加样本量以减少抽样误差、

    1993年04期 67-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 论我国建立农业普查制度的必要性——兼谈我国农业统计体系改革

    陈小龙;

    本文首先介绍农业普查中的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引出国家粮食及农业统计一体化体系和农业普查在该体系中的地位;并结合我国农村统计的现状,比较一体化体系中与中国现行的农村统计体系的差别;最后,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描述农业普查的重要作用,以论证中国建立农业普查制度的必要性。

    1993年04期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 农调优质服务:质量——品种——效益 三位一体

    唐远志;

    <正> 党的十四大已明确提出了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围绕市场经济这篇大文章,农调工作该怎么走?该怎样开展优质服务?各地从实际出发,其作法不尽相同。但重庆市长寿县农调队在农调工作中推行“质量——品种——效益”三位一体的尝试,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1993年04期 7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青海省农牧民负担抽样调查分析

    <正> 农牧民负担状况与农村总体经济增长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各级政府为减轻农牧民的负担问题做出了积极努力,并且收到一些效果。但是近年来,农牧民负担过重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地区甚至趋于加重,直接影响着农牧民合法权益和生产积极性。针对这一党和政府极其关心的问题,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安排,运用抽样调查及典型调查的方法对全省十五个县600户农牧民家庭近两年负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对

    1993年04期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K]
  • 宁夏农民负担现状分析

    常青;

    <正> 农民负担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中反映十分强烈的热点问题。正确分析和判断农民负担的现状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摆在各级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际问题。一、农民负担现状1992年,我区农民负担总量为14235.19万元。其中,国家税金7428.1万元;村提留2457.49万元;乡(镇)统筹费1624.05万元;社会性负担(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摊派、集资、罚款等)为2725.55万元。农

    1993年04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农民负担过重与土地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孟昭杰;

    <正> 1992年农村集体提留项目一般地方都在20—30项,有的地方多达60项以上。据安徽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对3100户农民抽样调查的不完全统计,1987年人均负担18.20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396.53元的4.6%,到1992

    1993年04期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 县级机构改革与机关干部心态

    谭泽银;杨立辉;陈治国;唐文育;

    <正> 县级机构改革即将拉开序幕,能否成功,与机关干部的思想状况密切相关。为了了解情况、研究对策,我们在衡山县直机关中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共发调查问卷450份,收回408份(占县直机关干部总数的55.7%)调查结果如下:(一)

    1993年04期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8K]
  • 信息反馈调节与经济改革

    孙万鹏;

    <正> 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通常总是经济改革所追求的目标,然而,达此目标绝非轻而易举。困难在于必须解决经济系统反馈的适时、适度问题。这一点,对我们并非“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应当承认,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上我们都还缺乏经验,对此不可“顶着笸箩望天——视而不见。”

    1993年04期 8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K]
  • 行政性公司的将点及对金融的影响

    邹修清;毛爱国;丁心;

    <正>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精简机构、转变职能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相伴的新一轮行政性公司热聚然升温,给金融工作带来一系列的冲击和影响,亟待引起高度重视。一、现状与特点据调查,部分行政性会司在精简机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这股行

    1993年04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 赌博在农村

    何云;

    <正> 赌博是一种不文明的社会现象,古往今来,关于禁赌戒赌的法律条文不知颁布了多少条,也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赌博而家破人亡、声败名裂。然而时至今日,在中国农村这片古老的大地上,赌博却屡禁不止,且越演越烈。一些地方农村成年人中,除了憨子、傻子、聋子、瞎子等残疾人和年龄特别大的老年人外,几乎全民会赌,特别是一些中小学生少年儿童也学会并参与了赌博,成为一支可怕的赌博后备军,应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993年04期 92-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 私人债务 纠纷刍议

    春夏;

    <正>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然而,纵观周围,私人债务纠纷正日渐增多。这一社会现象正在日益引起人们的深思。经济学家说是当前市场经济浪潮的大形势使之然;社会学家说是一小部分素质较差的同胞在适当气候下的必然反映;法

    1993年04期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 中国是超级经济大国吗?——中国统计专家评说西方高估中国经济实力。

    <正> 前些时候,西方传媒援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公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大陆经济总规模名列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成了超级经济大国,着实令国人大吃一惊。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记者目前走访了有关专家。

    1993年04期 96-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 穷富国差距小于普遍估计

    <正>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5月15日一期文章)题: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比人们普遍认为的要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不久修改了对各国经济相对

    1993年04期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统计专业:走过去前面是个天

    <正> 近年来,社会上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由热变冷,又由冷变热。然而在这冷热交织的起伏浪潮中,统计专业的毕业生却似乎还是“躲在深闺人未识”,方方面面都感到难以负担。毕业生们委屈地说:“我们是学统计的,为什么统计部门不要我们?”80年代初期,统计专业人才青黄不接。为了缓解人才需求的紧张状况,国家统计局开始自己兴办高等统计教育。从1983年开始,国家统计局出资600多万

    1993年04期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 《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的中国

    宋红岗;

    <正> 最新的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报告》用了16个社会指标,对1990年世界120个百万人口以上、统计数据较完全的国家的综合发展水平打分排队。这16个指标是: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元),②农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③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④出口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⑤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⑥非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⑦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⑧中学生占

    1993年04期 99-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中国社会转型备忘录

    王安;

    <正> 1980年,中国平均每百人拥有电视机0.9台,1991年底达17.8台;中国百姓人均有存款21.9元,1992年达985.3元;1978年,中国钢产量为3178万吨,1992年为8000万吨;1978年中国谷物产量26546万吨,1992年为44258万吨;1979—1991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达7.5%,大大高于世界平均增长1.2%的速度;据世界银行《1992年世界发展

    1993年04期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 我们有什么样的一代

    <正> 有人曾用5首流行歌曲来概括当代中国青年的心态:第一首歌是《一无所有》,第二首歌是《心中的太阳》(其中有一长串“我不知道……”),第三首歌是《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第四首歌是《跟着感觉走》,第五首歌是《半梦半醒之间》。正是因为“一无所有”,正是因为不知道前面等待的是什么,所以只有大胆地往前走。怎么走?“跟着感觉走”。什么是感觉?“半梦半醒

    1993年04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 信息荟萃

    <正> 面对市场经济农民在想什么?希望什么?最近,渠县农调队在全县十个农村住房调查点中对100户农户进行了“面对市场经济农民在想什么?”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农民主要有以下几种想法:①心中有数,抓住时机大干。持这种想法的农户占44%,主要是那些有、文化、有头脑,有特长的农民,他们认为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农业、农民推向市场,这是个大好机会,一定要抓住不放,大干一番,以增加自己的收入。②心里没底,不知怎么干。持这种

    1993年04期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政策学习

    <正> 关于“第一批取消的37个中央国家机关涉农负担项目”的学习问答1.:第一批取消的37个中央国家机关涉农负担项目”(以下简称“取消37个项目”)是在什么时间、哪次会议宣布的?清理工作在什么时候完成?6月20日,国务院召开全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电话会议,宣布第一批取消中央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涉及农民负担的37个集资、基金、收费项目,同时宣布要纠正的强制性、摊派性和“搭车”收费的有关政策和

    1993年04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