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呈明;
从不同维度观察农村土地纠纷,可以真切地观察到农村土地纠纷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观察到农村土地纠纷对社会和谐的具体影响以及各种解纷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效果,帮助我们对农村土地纠纷及其社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各类解纷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作出合理的定位,为构建便捷、高效、经济、公正、合理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翔实的经验材料。
2009年08期 No. 8-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严立冬;邓远建;蔡运涛;徐丽;
绿色农业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确保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形态与模式。绿色农业外部性表现为生产的、单向的、持续性的外部经济特征,绿色农业发展的外部性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表现在成本收益的不对等性。绿色农业发展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来自产业地位、行业特点、技术水平、宏观政策诸方面。因此,实现绿色农业外部性内部化要从财政补贴政策、生态补偿、生态资本运营、政府生态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补贴机制、环境保护税制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2009年08期 No.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 曾芬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新阶段。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说到底是资金结构与资金流向的改变。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定位不够明确,很多领域存在空白,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村信用环境不佳,已严重制约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发育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2009年08期 No.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马刚;段艳艳;
消费差异和原产地唯一使荸荠国际贸易充满魅力又矛盾重重,1988~2007年中国荸荠出口量值和价格增长变化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情况。市场结构在展示出贸易量动态分布的同时,也揭示出需求增长趋势和利润流向,营销策略就因此而创。
2009年08期 No. 18-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 宋彦峰;
<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微观经济主体的内生动力始终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乡村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的重要因素。虽然目前关于我国村干部的研究成果
2009年08期 No.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 孙芸;黄世祥;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09年08期 No.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 翁文先;
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开发潜在的农业人力资源和利用现实的农业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2009年08期 No.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