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世界

本刊特稿

  • 中国基层群众自治:前行与忧思

    范毅;

    <正>中国基层群众自治主要包括农村的村民自治和城市社区的居民自治。它是指"城乡居民群众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为依据,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

    2009年08期 No. 3-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研究

  • 农村土地纠纷及其解决机制的多维观察——以陕西省为例

    白呈明;

    从不同维度观察农村土地纠纷,可以真切地观察到农村土地纠纷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观察到农村土地纠纷对社会和谐的具体影响以及各种解纷机制发挥作用的机理和效果,帮助我们对农村土地纠纷及其社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对各类解纷机制的功能和作用作出合理的定位,为构建便捷、高效、经济、公正、合理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翔实的经验材料。

    2009年08期 No. 8-1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3K]
  • 绿色农业发展的外部性问题探析

    严立冬;邓远建;蔡运涛;徐丽;

    绿色农业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确保农产品数量与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形态与模式。绿色农业外部性表现为生产的、单向的、持续性的外部经济特征,绿色农业发展的外部性不仅表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表现在成本收益的不对等性。绿色农业发展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来自产业地位、行业特点、技术水平、宏观政策诸方面。因此,实现绿色农业外部性内部化要从财政补贴政策、生态补偿、生态资本运营、政府生态责任、生态环境保护补贴机制、环境保护税制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2009年08期 No.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育

    曾芬钰;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以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为主的新阶段。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说到底是资金结构与资金流向的改变。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金融机构定位不够明确,很多领域存在空白,农村资金流失严重,农村信用环境不佳,已严重制约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因势利导地发育我国农村金融市场。

    2009年08期 No.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2K]
  • 中国传统优势农产品荸荠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马刚;段艳艳;

    消费差异和原产地唯一使荸荠国际贸易充满魅力又矛盾重重,1988~2007年中国荸荠出口量值和价格增长变化真实地反映了这一情况。市场结构在展示出贸易量动态分布的同时,也揭示出需求增长趋势和利润流向,营销策略就因此而创。

    2009年08期 No. 18-20+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7K]
  • 我国村干部素质区域差异性分析

    宋彦峰;

    <正>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证明,微观经济主体的内生动力始终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是乡村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持续提高的重要因素。虽然目前关于我国村干部的研究成果

    2009年08期 No.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 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

    孙芸;黄世祥;

    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进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2009年08期 No.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 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模式研究

    翁文先;

    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开发潜在的农业人力资源和利用现实的农业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2009年08期 No.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新观察

  • 农业产业化与政府有效作为

    高布权;

    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实践经验表明,政府的有效作为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定位的偏差性与行为的失效性,从而严重地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顺利发展。为此,必须从政府自身的职能出发,以"有效性"为标尺,全面规范政府行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又好又快发展。

    2009年08期 No. 29-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0K]
  • 从利益维护到利益分享——福建省泰宁县构建农民参与利益分享制度的探索

    陈丽华;

    从维护农民利益到构建农民利益分享制度,既是认识上的一个跨越,充分体现了"更好地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发展新理念,同时更须贯彻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具体实践中。这不仅关系到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更关系到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整个社会和谐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福建泰宁县促进农民增收的举措,分析了其中蕴含的广大农民参与利益分享的思路,并就系统构建农民参与利益分享制度问题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2009年08期 No.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 对农民种粮积极性的分析与思考

    刘顺国;

    <正>粮食安全始终是人类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产量,而稳定粮食产量的手段除政策、机制和气候等因素外,主要是持续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对粮食生产有何影响?影响农民种

    2009年08期 No. 34-3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8K]

视点

  • 宁夏蔬菜产业的循环型无公害发展路径

    王仲梅;李丽;王朝良;

    本文分析了宁夏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无公害生产、精细化管理等三方面综合创新路径。重视节约资源、由社区合作经济组织管理产地环境以及推行产品准出制度是本文的创新点。

    2009年08期 No.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0K]
  • 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柳亮;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城乡二元化特征比较突出,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阻碍了我国农业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收入和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应当从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改革配套制度、促进劳动力转移、调整产业结构、增加财政投入等几个方面着手。

    2009年08期 No.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1K]
  • 对宁波信用担保公司运行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马山水;

    本文在阐述信用担保公司作用和对宁波21家信用担保公司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宁波市信用担保公司的基本情况和运行机制及其存在问题,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宁波信用担保业发展的建议对策。

    2009年08期 No.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6K]
  • 吉林省农村生活条件发展变化探析

    黄亚平;张亚丽;

    本文结合吉林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吉林省农村生活条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对吉林省农村生活条件发展变化进行总体趋势的走向分析,提出了改善吉林省农村生活条件的若干对策。

    2009年08期 No.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方法

  • 对垒抑或统一:社会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方法选择

    陈雯;

    社会科学由于其自身研究对象的异质性及由此而决定的研究方法的综合性、复杂性,以至于相当时间内存在研究方法和具体研究方式的探索与争鸣,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相对成熟完善的西方社会科学界,也不可避免的滞留于起步摸索阶段的中国社会科学领域。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质性研究遵循人文——解释的基本逻辑用文字描述归纳社会现象,其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传统却遭遇发展瓶颈;量化研究遵循科学——实证的基本逻辑以数字符号诠释社会现象,具有继承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传统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主导优势地位。在争论定量、定性二者差异进过中不断实现优势互补则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的主流趋势。

    2009年08期 No.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7K]
  • 应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生产力评价模型

    冯超;张旭;董大海;郭佳敏;张杨;字薇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为农民提供服务为主体的合作组织,在评价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服务质量时,可根据服务生产力其自身的特点,将服务生产力划分为两个方面的因素——评价性因素和分析性因素,分别进行评价。最终将两者结合,得到服务生产力评价的综合结果。

    2009年08期 No. 47-48+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