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先溥;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成为近年来中央多次提出的拉动经济增长的首要任务,这是新形势下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的需要和保障。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要多措并举,但关键是要大力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将居民潜在购买力转化为现实消费需求。目前,判断居民消费能力的强弱,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误导,不仅要看收入水平、收入结构,购买力的有效性和强弱性等,而且要从居民消费支出的多元化等因素进行分析,要看到在收入增长的同时,消费支出也与日俱增,一些刚性支出也在削弱居民的货币支付能力。
2012年07期 No.226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张继良;陈炳华;张帅奇;
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本文在对江苏、浙江和上海三省市产业发展异同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对三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进行分析,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政策思考。
2012年07期 No.226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 吕艳芹;
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吸引外资质量、特别是引进有影响力的外企和国际机构,是北京向世界城市进军的努力方向之一。成本是企业选择投资环境的重要考量指标之一。本文通过生活成本、商务成本、行政成本三个方面与世界城市对比,初探北京之优劣。
2012年07期 No.226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 浙江财经学院学生课题组;
为了解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本课题组于2011年6-7月期间,对杭州市下沙5所财经类院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企业资深人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老师的现场访谈,以及对已就业的女大学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女大学生当前就业质量、择业取向、求职渠道、就业意愿等问题,并给予合理建议。
2012年07期 No.226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 梁志民;刘顺伯;朱红根;
国家经济的波动通常会引发就业形势的变动,本文通过对384户农民工返乡后的流动关系调查,发现影响农村劳动力回流的显著因素有:家庭人均收入、未成年人数、村经济水平、村干部身份、农业收入比率、村创业资源、找工作难。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出显著因素有:打工累、国家支持力度、男性劳动力、流出地政府办事效率、国家总体经济形势。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012年07期 No.226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靳伟莉;王同琪;赵天馨;
目前80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到农民工总数的60%,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身份虽然是农民,但生活方式却城市化,绝大多数有定居城市的强烈意愿,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掌握了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现状,研究制约因素,并提出化解制约因素的意见和建议。
2012年07期 No.226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 冯春梅;
农村家庭可分为固守、流动与迁移3种类型,研究发现提高妻子的教育水平和家庭月收入会显著提高固守家庭妻子对孩子城市定居的意愿;流动家庭妻子的家务劳动时间是丈夫的3.4倍,丈夫的月收入明显低于迁移家庭丈夫的月收入,家庭负担自评较重;迁移家庭的妻子年龄最小、受教育程度和收入最高,但月支出却没有显著扩大,迁移家庭在城市定居的意愿也是最低。建议提高固守家庭成员的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开发、流通技能;重点关注流动家庭;政府、企业、家庭合力稳定迁移家庭。
2012年07期 No.226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 雷长群;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重庆市合川区聂家村为例分析了村规划和村基础设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2年07期 No.226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组;张淑英;夏心旻;
为及时了解全国各地区建设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实际状况,总结发现各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特点,促进各地区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持续推进,有必要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全国统一的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本课题即为适应这一需要而开展。本文在理清了农业现代化基本内涵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紧扣其本质要求,构建了一套由6大类18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并根据这18个指标的当前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目标值。最后结合江苏建设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实践进行实证分析。
2012年07期 No.226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0K] - 李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影响基层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因素也日益复杂化、难解化,这些都深深地困扰着基层统计调查部门的工作,并使统计数据质量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重大挑战。本文分析了影响基层统计调查数据质量的种种因素,探讨在基层统计调查工作中提高数据质量所遇到的各种难题,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调查的数据质量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2年07期 No.226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罗晓娟;宋新欣;
特征价格法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分析异质品价格的主要方法,构建住宅特征价格指数和利用特征价格模型进行房产实证分析是我国未来房地产研究领域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住宅特征价格法为依托,根据实地数据调研的经验,从数据需求、住宅特征变量选择和住宅特征数据收集的角度探讨如何获得并完善住宅价格数据的过程,并提出构建住宅价格数据库的设想。
2012年07期 No.226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9K] - 陈明星;
效应评价是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运行科学化的重要保障。本文根据利益补偿行为或政策涉及区域、产业、主体、方式等多层面内容的特征,主要探讨如何科学构建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效应评价体系,以综合衡量利益补偿的区域福利效应,系统评价利益补偿程度,合理划分利益补偿阶段,动态调控利益补偿行为,实现补偿资源的优化配置,切实提高利益补偿的效率和效益。
2012年07期 No.226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