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世界

热点聚焦

  •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及延伸影响

    "交通运输业发展状况研究"课题组;高敏雪;

    本文首先着眼于交通运输业的规模与结构,井深入到企业层面,获得了对当前交通运输业整体状况的基本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的溢出效应,旨在进一步反映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得出主要结论为:一是近10余年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大体一致;二是交通运输业的外部效应明显。在产业关联方面,其后向联系较弱,前向联系较强。在能耗方面,虽然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但能源消耗强度有明显下降;三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在各省区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2016年04期 No.271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及房地产对经济的影响

    "新常态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研究"课题组;吕萍;

    本文基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别从土地要素市场和住房产品市场来分析房地产市场供求的新特征,从开发企业规模、结构调整、地区分布,以及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两方面,分析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新特征。研究表明:(1)土地要素市场呈现出存量供给为主导、需求向一线城市集中的特征;住房产品市场呈现出价格下行压力与城市等级"倒挂",有效购房需求在二三线城市进一步延滞等特征。(2)开发企业"抱团取暖"的资产整合行为明显,东部地区成为高资质开发企业的集中区。(3)从影响力来看,房地产业对宏观经济的拉动能力逐年下降,但仍高于其他产业的平均水平;从感应度来看,房地产业受宏观经济的推动效应相对稳健,但在42个行业中的相对感应度排名逐年下降。

    2016年04期 No.271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K]

调研报告

  • 京郊山区农村老年人意愿居住安排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敏;李宝龙;

    本文使用2015年京郊山区农村老年人养老调查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老年人意愿居住安排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老年人意愿养老方式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及子女数量是影响老年人意愿居住安排的主要因素,男性、健康状况较差、仅有1个儿子的老年人更倾向与子女同住,年龄越大越倾向于不与子女同住。值得关注的是,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共同居住的比例远低于意愿共同居住的比例,农村家庭养老费源萎缩对完善农村养老保障服务体系提出了迫切要求。

    2016年04期 No.271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 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以湖南省为例

    张笑秋;

    本文以迁移心理学与多维视角的人类行为理论为指导,借助湖南省农民工流动调查数据,采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了心理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参照点依赖、从众心理、风险偏好、动机、态度、相对剥夺感与公平感中,以城市人为参照点更易产生市民化意愿,从众心理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负向影响,公平感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存在正向影响。

    2016年04期 No.271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 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平性评价——基于医疗服务利用的视角

    郭华;张彼西;蒋远胜;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4县(区)1775位居民的抽样调查,运用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从医疗服务利用的视角对成都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公平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城乡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险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居民的医疗服务利用,且住院服务利用的公平度显著好于门诊服务利用;是否参保及参保档次放大了医疗服务利用的不公平性。加强对特殊群体的健康关注度和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是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重点。

    2016年04期 No.271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统计分析

  •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行业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指数分解

    孙玉环;李倩;陈婷;

    本文根据我国三次经济普查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相关数据,在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行业差异的基础上,利用LMDI分解法与完全分解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将能源消费强度分解为结构效应与效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效率因素逐渐超越结构因素成为影响能源消费强度的主要因素,以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效率因素的提高,对能源消费强度的降低发挥积极作用;工业部门对总体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最大,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能源消费强度降低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2016年04期 No.271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4K]
  • 当前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测算及评价研究——对陕西固定资产投资宏观效益的对标分析

    "投资宏观效益研究"课题组;魏四新;郑娟;

    本文由国家统计局投资司和陕西省统计局组成课题组进行专题研究,首先根据投资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应,构建了投资宏观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其次,利用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资料和2009年、2015年统计年鉴数据,采用带有权重约束的数据包络方法(DEA)对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投资宏观效益进行了测算。最后,根据测算结果选取对标省份进行比较分析,梳理了陕西固定资产投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2016年04期 No.271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8K]
  • 92个国家资本存量估值与比较研究

    吕璐;

    缺乏可比较的资本存量数据一直是国际上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实证研究的主要障碍。核算资本存量最常用的方法为永续盘存法,其实质是估算初始资本存量和折旧率。本文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算初始资本存量和折旧率,并通过此永续盘存法估算了全球92个国家在1991—2010年间的资本存量总额,分析比较了各国资奄存量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016年04期 No.271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5K]
  • 河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及趋势研究

    "河北居民收入分配研究"课题组;刘湛菁;

    本文利用1978—2014年河北相关统计数据,从城乡居民收入的基本情况入手.运用绝对差距、相对差距、泰尔指教分析了城乡居民收入和收入差距基本特征,并运用回归模型、VAR模型研究了相关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关系,预测2015—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值,结果表明河北城乡差距趋于缩小了。通过上述分析,以期掌握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规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做出监测和预警,为政府有关部门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制定科学有效地对策和建议提供可靠依据。

    2016年04期 No.271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9K]

专题研究

  • 我国人口数据获取的困境与出路

    方越峦;刘建平;

    普查是多数国家获取人口数据的主要方法,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普查面临费用不断摹升、无回答率持续升高、调查效率和数据质量越来越低、难以满足社会需要的困境。文章借鉴因外的方法和经验,提出我因走出普查所面临困境的出路是充分利用行政记录获取人口数据,并论证了以全员人口信息行政记录代替普查获取人口基本数据的可行性。

    2016年04期 No.271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服务业发展与就业关系研究

    易莹莹;凌亢;白先春;

    本文基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系统分析我国服务业发展及就业情况,通过就业弹性、结构偏离度和比较劳动生产率测算了服务业的就业效应,并结合时间序列ARIMA模型预测了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容量,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2016年04期 No.271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K]
  • 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角色定位及应用路径探讨

    漆威;黄恒君;

    大数据为政府统计生产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政府统计应用视角,对大数据在政府统计生产中的可用性进行分析。首先,从大数据生产流程和产业链视角评价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角色定位;其次,从统计生产的技术视角探讨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开发应用中的特点;最后,给出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开发应用路径建议:以传统统计工作流程为主,将大数据源融入其中,注重大数据产品的可比性,注重大数据源的累积与开拓。

    2016年04期 No.271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K]

  • 第十六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征文通知

    <正>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经济"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对统计改革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认真把握新变化,敏锐反映新经济,积极引领新常态,推动统计科学不断向前发展。为此,第十六次全国中青年统计科学研讨会以"新经济与统计创新"为主题,创新统计理论方法,深化统计实践,探索"新经济"统计科学的发展与应用。希望"中青

    2016年04期 No.271 6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8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