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邹湘江;
当前居住证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面临着流动人口办证积极性不高,持证者享受的福利不符合预期以及积分落户意愿不强等问题。本文通过回溯居住证制度全面实施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武汉市为例,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基础上,对居住证制度实施提供建议参考。
2017年03期 No.282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吴翔华;刘聪;於建清;
本文基于南京市老年群体住房适老化改造意愿调研数据,分析了老龄化背景下老年群体住房适老化改造意愿的影响因素,剔除不显著的因素后得到显著因素:年龄、住房建造年代、住房内成员数、月收入、可接受的改造成本、住房满意度、对住房适老化改造是否熟悉。通过建立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并针对处理结果提出建议:建立老年群体住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老年群体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施策;加大住房适老化改造宣传力度,普及住房适老化改造的理念与模式;优化改造成本分摊模式,提升老年群体与市场的参与度。
2017年03期 No.282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 华香;田贵贤;
本文依托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结合数理分析,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特征,并通过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分析对影响其城市融入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结果主要表现为留城和回乡两种行为特征,性别、年龄、到京时长、社会网络、是否有耕地、经济状况等因素是影响在京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要因素。男性,无耕地,来京时间1~5年或8年以上,拥有业缘型的社会网络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良好;同时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网络的构建对城市融入有较大的影响力。两次业缘型社会网络构建的风险期,对应着两次城市融入的淘汰缺口。
2017年03期 No.282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 金明;霍晓荣;胡晓坤;
本文根据四川省1990—2014年的产业结构变动和就业结构发展状况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四川省存在产业构成不合理和就业率偏低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四川省自身的特点,提出改善四川省产业结构和增加就业人口的政策建议。
2017年03期 No.282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7K] - 申菊梅;刘黎明;赵静;
文章应用基尼系数、极差等指标和空间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2006年颁布并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实施近10年后,省际间生均经费差异不具有收敛性,生均经费差异仍在不断扩大。差异不断扩大的趋势说明关于义务教育的法规、制度和政策的制定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和有效性。改善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实行义务教育经费的精准量化研究,是解决教育分配不合理的基本出路。
2017年03期 No.282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5K] - 王洋洋;张晓慧;崔冀娜;
农民工收入差距问题备受关注,但目前对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差距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基于CGSS2013的数据,依次采用分位数回归、Ordinal Logistic模型和泰尔指数分解等方法聚焦分析了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工资收入组别之间的相对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的具体因素。结果表明:男性、大专及以上学历、签订劳动合同、私营雇主性质和东部地区就业这些因素主要影响农民工群体内部工资收入的组间差距,而已婚、非农工作年限、全职工作、外资合资雇主性质这些因素则主要影响组内差距,其中男性、大专及以上学历、全职工作、私营雇主性质这些变量发挥着较强的作用。
2017年03期 No.282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7K] - 刘滨;刘小红;肖小华;刘顺伯;
本文基于江西省调研数据,从农户基本特征、资源禀赋特征和心理感知特征三个方面考虑,利用多元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转入户"和"非转入户"两种农户的政策满意度及其显著性影响因素。得到相关结论是:农户对农业补贴政策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但两种资源禀赋异质性农户的满意度几乎无差异;补贴力度不够,种粮农户的农业生产弱质性很明显;补贴政策的针对性效果不强;补贴政策实施略失公平,补贴机制有待完善。
2017年03期 No.282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8K]
- 王小宁;金勇进;
用样本推断总体,权数的作用十分重要。通过权数,不仅能将样本还原到总体,还能调整样本的结构,从而提高估计的精度。但权数也是把双刃剑,如果调整后的权数差异过大有可能增大样本量的方差。本文从权数控制的角度出发,利用权效应对主观截取和计算截取两种权数控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最后得出,主观截取对权数的控制要稍优于计算截取的效率,并且得出若采用主观截取、计算截取的方法,?(28)0.05、?(28)0.95可分别作为一般的分割点。
2017年03期 No.282 53-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 - 金红;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尚未形成一个普遍认可的、具有严格意义的"共享经济"概念。不同的研究角度,会有不同的定义。本文从统计角度定义共享经济,旨在通过定义,确定共享经济的统计口径范围和统计方法,客观分析共享经济对统计数据带来的影响。文章首先定义了共享经济,探讨了共享经济5大基本要素,分析了共享经济4大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共享经济发展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就业人员、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等国民经济重要统计数据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改革统计方法共享统计数据的举措。
2017年03期 No.282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曹麦;
本文依据经济增长质量内涵,基于新常态下经济转型升级的视角,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标体系,并采用2014年全国各省份的相关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和专家赋值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各指标赋予权重,测度中国各省经济增长质量。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最高。其中,北京在经济稳定和创新驱动方面表现最佳,上海在结构优化和收入分配方面表现最佳,浙江在资源环境方面表现最佳。
2017年03期 No.282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