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金鹤;宋祯;
本文基于2010—2023年我国30个省(区、市)夜间灯光数据,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新质生产力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第二,从作用机制来看,新质生产力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产业集聚水平和人力资本质量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和新活力;第三,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能够消除区域和时空的限制,带动更大范围经济增长;第四,异质性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会因地理区域差异和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而产生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新质生产力作用,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025年04期 No.379 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4K]
- 薛洁;武欣妍;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研究2016—2022年共同富裕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发展,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有参考作用。本文从经济质量、协调发展、生活丰富、社会稳定、公共服务、美丽家园等六个方面,选择41个评价指标,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CRITIC权重法对各省(区、市)发展水平进行测算,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对一级指标得分结果进行等级分类。随后创新性地通过梯度提升算法对各省(区、市)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等级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1)2016—2022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从东至西呈现“高—中—低”阶梯式分布,但贫富差距显著缩小;(2)结合梯度提升算法研究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效果较好,其中XGBoost分类算法的预测结果最优。基于研究结论,本文分别从经济质量、协调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对推动共同富裕发展及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4期 No.379 1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7K]
- 刘似臣;曲栗均;么晓彤
;王宇轩;
本文以2000—2014年42个经济体18个制造业为研究对象,测算各经济体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简称“两业融合”)程度和制造业碳排放强度指标,实证检验两业融合对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两业融合显著降低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制造业行业类型方面,污染密集型制造业的两业融合对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更大;在经济体收入类型方面,两业融合仅显著降低高收入经济体的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另外,两业融合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研发创新以及优化能源结构来影响制造业碳排放强度。进一步研究发现,各经济体间的两业融合更大程度地降低邻近经济体碳排放强度。研究结论为制造业实现碳减排提供了有益启示。
2025年04期 No.379 3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 汪川;张翔;满向昱;
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2010—202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熵权法构建企业层面新质生产力指标,研究政府补贴对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效应,并使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该效应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补贴从总体上可以提高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但存在明显的区域、行业和技术异质性:政府补贴可以显著促进东部地区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对高科技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的新质生产力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对高科技企业的作用要强于非高科技企业;政府补贴可以显著促进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但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作用有限。本文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政府补贴可以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刺激企业创新等途径从而提高新质生产力水平。本研究为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经验证据。
2025年04期 No.379 47-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6K]
- 陈洋洋;李腊生;杨雨晗;
无论从现实中的债务融资约束还是从理论中的动态不确定性分析,企业价值与其资本结构均存在密切的关系。这种紧密的关系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股权融资的虹吸效应来实现的。本文基于非金融上市企业2010—2022年的多次定向增发与负债资产结构面板数据,从企业规模与财务状况视角探讨了股权融资的虹吸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股权融资能为上市企业带来明显的融资虹吸效应,但是随着股权融资次数的增加,其虹吸效应逐渐减弱,甚至转为抑制;第二,中小型企业进行股权融资能产生更强的虹吸效应,并且其多次股权融资效应的递减率弱于大企业;第三,相较于财务良好企业,财务状况不佳企业股权融资虹吸效仅具有短期效果,即股权融资能增加财务状况不佳企业的短期负债,而无法改变其长期债务的融资约束。这些结论为创新型企业的培育与发展、完善与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制度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证依据。
2025年04期 No.379 5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 滕磊;周蓉蓉;
随着全球气温上升和气候极端事件的增多,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已经成为需要金融系统引起重视的风险之一,商业银行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进行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新的环境和风险。本文采用2010—2021年230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变化会促使商业银行利用数字化转型手段应对其带来的风险,从而推动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发展;面临较高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商业银行,在应对气候变化时会更加迫切地需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在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时,碳排放强度较高地区的商业银行,会更倾向于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增强自身的适应性和抗风险能力;在气候变化对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中呈现了一定的异质性。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商业银行利用数字化转型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2025年04期 No.379 7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7K]
- 陈梦根;王璇;
受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影响,人类社会进入崭新的数智时代,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已经或是正在发生巨大变革。统计学是探讨如何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认识未知现象的一门方法论科学,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本文对国内代表性高校统计学专业培养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从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等角度考察了高校统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研究发现,国内代表性高校统计学专业存在培养目标不易量化、创新实践教学不足、缺乏个性化培养、教学内容有待更新以及统计学专业有待细化等问题。进入数智时代,国内高校统计学专业的改革方向应为注重培养交叉复合型人才、技术结合教育、课程的动态更新以及学生学习个性化。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统计学专业人才,应重塑教育环境,打造资源共建共用共同体;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素养,实现知识传播向学习引导的转变;优化教学内容,实现教学内容动态更新,强化“数智”实践;创新培养模式,实现培养方式多样化,细化专业培养方向。
2025年04期 No.379 8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正>《调研世界》是由国家统计局主管、中国统计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自1988年创刊以来,《调研世界》坚持调研与实践融合,调研与创新互促,是调查研究与统计学术研究成果的发布载体,统计学术的交流平台,决策管理的重要支撑。《调研世界》的办刊宗旨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从调查中来,到调查中去,服务政府统计发展。《调研世界》刊出内容:围绕统计现代化改革的前沿探索,包括统计标准和指标、统计调查制度、国民经济核算等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对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和热点问题的实证研究;统计与数据科学的结合研究,包括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等。《调研世界》被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评为统计学A刊核心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2023-2024)。
2025年04期 No.379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5K]
-
<正>由中国统计学会主办,浙江工商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三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拟于年内在浙江杭州召开。具体会议时间、地点另行通知。一、会议主题与议题本次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中国特色统计学科建设”。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论文,欢迎统计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提交参会论文。会议重点关注以下议题:1. 中国特色统计学科建设研究;2. 统计与数据科学前沿理论与应用研究;3. 新时代统计理论与方法创新研究;
2025年04期 No.379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6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