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纵观各国农业政策,其政策目标无外乎两个核心,即保障农产品市场供给和保证农民获得适当的收入。两个目标何主何从,主要依赖于一国所处经济发展阶段。但从农民收入角度看问题,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农民收入对政策的依赖性都很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
2006年04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3K] <正>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和7100多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2005年末,农村转移劳动力达18319万人,比上年增加957 万人,增长5.5%。已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为37.4%,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一、农村转移劳动力以异地转移为主。在转移劳动力中,就地转移(在本乡镇地域内实现非农就业)的劳动
2006年04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正>据对全国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扶贫重点县)贫困监测调查,2005年,农村“两基”教育呈现“三喜二忧”,即儿童在校率提高、青壮年劳动力文盲率下降、“两免一补”的措施逐步落实、教育费用上涨、贫困及低收入农户的教育负担依然很重。一、学龄儿童在校率提高。2005 年底,扶贫重点县学龄儿童在校率为
2006年04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 李永强;吕昱晨;汪传敬;
<正>以入世为契机,“十五”期间,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产品进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国际市场对国内农产品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影响日益扩大。农产品国际贸易对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节国内市场农产品供求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6年04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2K] - 王明华;
<正>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受新增人口和居民生活消费水平提高的影响,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目前全球每年粮食的正常贸易量为2.2亿至2.3亿吨,即使全部购买下来也只能满足中国粮食需求的45%。实际上, 如果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上的购买量达到10%,对国际粮食市场冲击巨大。从长远看,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倾
2006年04期 16-1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5K] - 杨波;
在我国,土地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市场化程度远远落后于另外两个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的市场化程度。当前我们需要切实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市场化”进程。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土地所有权市场,这样国家在出于非公共利益需要时,可以在土地所有权市场上购买集体土地。目前我国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化程度要明显高于集体土地使用权市场化程度。在我国农村,应该建立起一个运作有效的,可以供集体土地使用权自由流转的市场。
2006年04期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 熊吉峰;
本文分析了小农作为市场主体,在农业产业化、合作组织的选择、农业投资、资源开发等四种主要经济决策中存在的一些意识障碍,认为小农经营方式和当前存在的一些制度因素是产生这些意识障碍的根源。最后提出了消除小农意识障碍的对策建议。
2006年04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6K] - 颜媛媛;张林优;
本文主要从医疗资源的分配、公共卫生资源的分配和医疗保障制度的供给三个方面分析了医疗卫生资源城乡分配的差异,最后指出, 通过增加政府对农村医疗卫生的投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可以改善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2006年04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 刘秋香;
<正>河南是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50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30%。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许多困难。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平顶山市、宁陵县、永城市、扶沟县、尉氏县、开封县、西平县、新蔡县、中牟县、安阳县、孟津县等地735位2006 年春节返乡的外出打工农民调查显示, 农民工进城就业仍存在工作难找;劳
2006年0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罗兴佐;王琼;
<正>“一事一议”是农村税费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政策。它是指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凡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改水等集体生产公益性事业,如果涉及到收费和投劳等问题,必须通过村民民主表决的方式来进行。‘一事一议”首创于安徽省的税费改革。按照《安徽省农村税费改革试点方案》规定: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后,
2006年04期 30+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3K] - 申端锋;
新农村建设业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主张进行冷静的讨论。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有两种主导性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新农村建设并不单单是要促进村庄成员的福利和权利,更是要增强村落社区的社区权力,增强村庄的自主发展能力。
2006年04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1K] <正>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末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2365万人,比上年减少245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5%。初步解决温饱但还不稳定的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67万人,比上年减少910万人,低收入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为4.3%。一、绝对贫困人口与低收入人口标准。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5年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标准
2006年04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贾丽萍;
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存在制度障碍。我国的社会保障是按城镇正规就业模式设计的,而农民工在经营活动、年龄、地区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异质性,不考虑这一群体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特殊需求,仅仅是简单地将他们吸纳到原有体系中,使得许多相关规定并不适用。本文从农民工的复杂性入手,分析了两种社会保障理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弱点,并据此提出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2006年04期 34-3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 陈朋;李守琴;
<正>免除农业税,是广大农民欢呼雀跃的事情,也是乡村干部翘首企盼的改革。无疑,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让农民休养生息,提升政府形象,免除农业税其功不可没。也正如此,自农村税费改革伊始至农业税的全免, 不少人即断言:免除了农业税,乡村政治稳定就会有序、有理,令乡村干部头痛的上访也会销声匿迹。然而, 笔者于2006年春节在湖北省Y县的乡村走访,深深感悟到农业税的免除并不等于乡村政治稳定。其理由有四点:
2006年04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7K] - 孙俊芳;
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既是农村工作者的任务,又是会计学界需要面对的一项课题。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形成原因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探讨了解决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应遵循的三项原则,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文章围绕农村理财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求商榷。
2006年04期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汪力斌;白澄宇;
<正>作为有着明确社会发展目标和责任的小额信贷,从一开始就与妇女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加强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在小额信贷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相互借鉴小额信贷如何更好地为贫困妇女服务的经验,并为建立有效的亚洲区域合作网络提出建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
2006年04期 43-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K] - 施春景;
<正>调查研究工作贯穿于政府行政管理工作的始终,是一刻也离不开的基础性工作。长期以来,人们对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是能够认识的,然而,如何树立良好的调研风气,讲求调研效率,提高调研质量, 则还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一) 近年来,笔者越来越不愿意下基层调研,更确切地说,越来越不敢下基层调研。这是因为笔者对基层调查研究工作存在着许多困惑:
2006年04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程建平;
<正>媒体报道:曾担任海南农垦总局局长、海南省副省长、省人大副主任的陈苏厚,2003年退下来后,不贪图城市安逸、清静的生活,和老伴双双还乡当农民。在一个“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的国度里,这一做法有些匪夷所思。从历史来看,那种“告老还乡,采菊东篱”的现象,往往发生在个别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而又散发泥土气息的文人高官身上,而非主流现象。
2006年04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