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晓山;
<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战略举措和重大历史任务。为确保这一历史任务的完成,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的几个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2006年09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0K] - 孙梅君;
<正>连续两年粮食增产后,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出现下降,特别是2006年夏粮丰收之后,主产区小麦价格下降较多。针对这种情况,有人认为现在粮食多了,如果再刺激粮食生产有可能回到1998年“供过于求”状态,托市收购还可能使国家财政的“粮食包袱”越背越沉;也有人认为,当前粮食产量并不多,年度产需还有缺口,理应继续增加粮食产量。在连续几年丰收后市场出现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当前的粮食价格和供求形势,对今后的粮食生产和宏观调控至关重要。
2006年09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 孙绪民;
明确失地农民的保护主体并强化其保护职能,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逻辑起点。在众多的保护者中,政府(行政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村民委员会是制度设计的失地农民的直接保护者,应在失地农民保护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上述主体对失地农民的保护并不理想。强化失地农民保护主体的保护职能,前提是强化民本思想,淡化官本思维;根本在于制度创新;关键是提高中国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2006年09期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1K] - 姜地忠;
与城市相比,农村的法治化进程并不十分顺利。为什么法治建设在农村会遭遇较多的障碍?原因在于,我国农村是一种乡土本性的社会,它具有一些区别于城市社会的特质,这些特质是农村法治化建设不可回避的现实基础。作为一种感性的社会存在,它与体现社会理性化的农村法治化建设之间存在着冲突。因而,农村法治化进程中所遇到的障碍,其实质是社会理性化的感性制约。从制度冲突的视角分析,它是作为内在制度的乡土社会特质与作为外在制度的法律之间冲突的结果。
2006年09期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6K] - 寇文煜;
<正>尽管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WTO农业协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国际农业贸易环境,但目前发达国家仍然普遍对农业实施高额补贴政策,既不利于建立公平的国际农业发展环境,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农业的利益。如何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对农业国内支持政策做出调整,对中国农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2006年09期 18-19+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7K] - 符平;
本文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青年农民工生命历程中的“漂泊”特征及他们生存遭遇的抗争特点。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表现出了超越自身先赋性社会地位的渴求,很难有落叶归根的打算和想法。尽管他们在努力避免复制父辈的生活方式。争取实现代际的向上社会流动,但同时,他们在城市里又居无定所,漂泊变动,不过是“漂泊”在城市社会里游离的主体。遭到权益的侵害时,他们有三种类型的抗争行动,其中的越轨和犯罪行为是他们为改变弱势地位或控诉社会不公的一种极端方式。城乡二元结构、歧视性的制度和政策以及城市居民的文化排斥,无不容易让他们产生二等公民的体验和认知。
2006年09期 20-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4K] -
<正>今年上半年,我国畜牧业生产受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动物疫病严重发生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下降,畜牧业生产效益明显降低。一、主要畜产品产量有所增长,增速明显下降。上半年,全国猪牛羊禽肉产量达3605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4.4%,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产量2533万吨,增长4.5%,增幅下降1个百分点;牛肉产量293万吨,增长5.8%,羊肉产量172万吨,增长8.1%;禽肉产量608万吨,增长2.1%,增幅下降6.6个百分点。禽蛋产量1250万吨,增长1.4%,增幅下降6个百分点。牛奶产
2006年09期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 谢子平;
<正>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土地不断转为非农建设用地,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土地。“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土地被征用农民的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一大隐患。本文主要运用实地调查的研究方法,对江苏、广东、北京、浙江、湖北、陕西等六省(市)土地征用与农民的安置保障等问题作了实地调研。
2006年09期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
<正>据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6年上半年农户生产投入人均57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2元,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6.4%,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一、农业生产投入增速回落。上半年,农户农业生产投入人均445元,增加34元,增长8.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2.5个百分点。增速下降的原因是牧业生产投入下降。其中,牧
2006年09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万忠兵;王庆莉;黄加才;
<正>今年以来,受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动物疫病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畜牧业增长速度明显下降,主要畜产品产量增长速度明显减缓,畜牧业经济效益大幅降低。特别是生猪生产进入周期谷底,生猪和家禽养殖效益严重滑坡,已经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同时也给畜牧业的长期稳定增长带来隐忧。畜牧业效益下降,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半年畜牧业生产将面临市场与价格的严峻考验,形势不容乐观。
2006年09期 30-3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2K] - 杨翠萍;徐增阳;
本文认为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实施在当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从公共政策运行的角度看,这些问题主要包括执行机构责任不清、工作组织发育不健全,基层干部和群众态度消极,实施时重形式轻实施,以及监督乏力等。要想提高村务公开与民主管理的实效,就需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相关的制度建设和组织建设.
2006年09期 32-3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8K] - 陈朋;
本文通过对中部地区河南、湖北和江西三省的三县六乡镇的实地调研,认为探索乡镇政府改革必须认真思考五个基本问题:即乡镇政府改革的职能定位、目标旨归、方案适应性、切入点和难点所在。
2006年09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4K] - 杨波;刘珺;
政府应在市场经济框架内,尽可能通过市场化和资本化来处理失地农民问题。国家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征地时,其补偿标准的制定应该参考市场定价。对出于非公共利益目的而需要集体土地的,可以采取“委托——代理”上市或者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使用权交易市场等方式来解决。在加快建设土地市场的同时应促进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与土地市场之间的互动。应当设立土地基金将征地补偿费或者土地出让金进行资本化。土地基金实际上是土地的一种替代资本形式。
2006年09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0K] - 金丽馥;邹时建;李明宇;
2008年奥运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难得的历史机遇。本文从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等出发,提出北京奥运会将带给中国农村发展若干难得机遇这一观点。同时,也指出奥运会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中国农村发展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抓住机遇,规避风险,让农民朋友共同分享奥运果实。
2006年09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2K] - 朱保和;
<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已率先实现了现代化,逐步建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是,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农村发展仍然缓慢,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公益事业无力承担,农民收入增长困难,与发达地区的农村差距越来越大。近日笔者对地处太行山区的山西省泽州县的一些农村作了调查,发现该县贫困山区大多自然条件差,乡村散落在大山的沟壑里,位置偏僻,道路不畅,土地贫瘠,缺水少电,客观上导致经济贫困落后;同时,这些自然村落人口较少,所获得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资源相对匮乏;而且,山区农村人口流动流失严重,人气不旺,常年在村居住的以老弱病残居多;基层组织管理弱化,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传统产业增收无望,缺乏农村发展的生机。究其原因,主要有:
2006年09期 4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 杨凤荣;
本文探讨了问卷调查中无回答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抽样推断的影响以及如何解决的办法,在理论和实践中重视这一问题,有利于提高估计的准确性。
2006年09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9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