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世界

卷首语

  • 关注两大不确定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余根钱;

    <正>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各种严峻的自然灾害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及时应对,国民经济保持了10.3%的平稳较快发展速度,为"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画上了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2011

    2011年02期 No.209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本刊特稿

  • 外部因素影响明显 通胀水平持续上升——2010年中国经济运行回顾及2011年展望

    余根钱;

    2010年我国经济开局良好,延续上年强劲上升走势,但二季度遭受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冲击,上升势头受到压制,经济增长速度小幅回落。下半年逐渐趋于稳定,外需强劲增长,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增强;投资增速从高位回落,房地产投资在严厉调控政策影响下仍高速增长;最突出的问题是通胀水平持续上升。2011年,经济增长将保持基本稳定,通货膨胀呈前高后低之势,但经济走向仍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治理通胀有相当的难度。

    2011年02期 No.209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科研成果

  • 三大经济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实力的比较

    "三大经济区经济结构与经济实力的比较"课题组;黄荣清;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三大经济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GDP)总量的41%,引领着全国经济快速发展。本文运用第二次经济普查相关资料从三大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企业生产效率等方面研究分析了三大区域经济模式、发展规律及三大经济区域的特点,提出合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其他地域经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011年02期 No.209 7-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K]
  • “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发展指数(IDI)国际比较研究报告

    国家统计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杨京英;熊友达;何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从国家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确立了中国"十一五"期间信息化发展的目标。为了对此期间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的国际地位和发展情况进行比较与评价,本文采用信息化发展指数进行了专题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中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的国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信息化发展环境与效果、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

    2011年02期 No.209 11-1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8K]
  • 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关系之实证研究

    滕红;张龙;蒋志强;

    本文运用1990年以来全国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数据通过变异系数、弹性系数、产业结构系数等定量方法结合定性分析描述了四者之间关系变动的数量特征和趋势,使用较前沿的偏最小二乘估计方法和空间面板计量方法以人均GDP为研究对象构建经济增长模型,分别研究了全国及各省域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数量关系,并通过模型和相对误差法验证了以上几个统计指标之间的匹配度,最后建立组合模型对2010年有关统计指标进行了预测。

    2011年02期 No.209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9K]
  • 关闭破产企业难逃“七年之痒”

    "我国企业生命周期分析"课题组;严明义;杨宽宽;李天渊;

    本文利用2008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按照OECD组织推荐的企业仿生学指标体系及分析方法,对我国在2008年关闭破产企业分布状况及平均寿命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关闭破产企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和第二产业,并且多数为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关闭的破产企业平均寿命为7.2年。

    2011年02期 No.209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6K]

聚焦三农

  • 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进程过半

    "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课题组;万东华;

    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监测"课题组对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进行了监测和评价。结果显示:"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发展取得明显进展的时期,不少变化都是多年来少见的。截至2009年,全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完了一半的进程,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但东、中、西部之间差距仍较大,应关注现阶段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1年02期 No.209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状况及对策——基于吉林省5000农户的调查研究

    刘善槐;邬志辉;何圣财;

    对吉林省试点地区的调查表明,新农保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生活需求,在获取方式上符合农民的思维,在缴费额度上对绝大部分农民不构成经济负担,在保障水平上可以基本达到"保基本"的目标,并且可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但是,在试点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年轻农民的参保意愿相对偏低,一小部分农民缴费困难,"与子女捆绑"的参保方式有违农民的意愿等。为此,本文提出应该强化年轻农民的养老意识,设置灵活多样的缴费方式,实时监测各年龄段的人口数、物价指数等参数,完善配套服务等政策建议。

    2011年02期 No.209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 发展低碳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思考

    马伦姣;

    低碳农业是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但目前却面临着传统意识习惯、粮食安全、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农业边缘化等挑战。应对低碳农业挑战可从建立农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宣传教育等几方面入手。

    2011年02期 No.209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K]
  • 喀斯特山区脱贫道路的选择——以贵州为例

    颜茵;

    喀斯特地型往往与贫困落后相联系,本文立足喀斯特山区基本情况的分析,对喀斯特山区脱贫道路的选择进行研究,为解决喀斯特山区贫困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些许参考。

    2011年02期 No.209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社会排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

    钱正武;

    学界对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原因缺乏深入的分析,已有的研究多是分析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具体障碍与现实困境,并未揭示出根本原因。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的根本原因是社会排斥,具体表现为制度排斥、经济排斥、政治排斥、文化排斥、社会关系排斥。各方面的排斥相互影响与叠加,阻碍着农民工市民化的进程。

    2011年02期 No.209 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走进统计

  • 当统计拥抱科技

    云霞;

    <正>随着"十二五"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对统计而言,则是进入全力推动"三个提高"建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统计工作会议上,马建堂局长提出要充分发

    2011年02期 No.209 46-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 科学推动统计工作新发展

    雷款婷;

    <正>近年来,统计数据受质疑之声经常萦绕耳边,质疑也指向中国的统计方法和制度。作为一个统计人,深感统计工作的重要,深感肩负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提高政府统计的公信力,我认为应该在统计科学上下工夫,在统计改革上做文章。

    2011年02期 No.209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他山之石

  • 地区GDP核算的国际比较研究

    "地区GDP核算的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文兼武;闾海琪;刘冰;

    本课题深入研究主要国际组织对地区GDP核算的指导性意见及对核算框架的有关建议,具体分析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德国、英国、瑞典等有代表性国家的做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它们在地区GDP核算遇到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以便为我国地区GDP核算的改革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1年02期 No.209 52-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2K]
  • 德国新国家福利指数设置及启示

    冯蕾;

    为了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政府部门超越GDP的观念对民生与社会进步进行测量。本文基于最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理念,介绍了德国"新国家福利指数(NWI)"的指标设置、合成方法及其利弊,并就我国编制科学发展观及和谐社会评价指数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2011年02期 No.209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