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价格上涨的微观基础研究"课题组;
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长期以来受政府的行政性管制,资源产品价格相比国际市场价格明显偏低,客观上导致了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对此,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方法对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的波及效应进行量化分析,测算部分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PPI和CPI的影响。不必过分担忧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对价格上涨的影响,而应抓住机遇,加快资源性产品市场化改革进程,逐步完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012年04期 No.22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K] - 郑泽香;
2011年,全球消费价格先升后抑,全年涨幅达到4.2%,比2010年明显升高。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明显,能源、食品等价格大幅上扬。发达国家通胀水平上升较快,几乎接近历史高点。低收入国家物价上涨幅度大大高于高收入国家。全球通胀升高主要是由于流动性及投机资本泛滥、地缘政治及自然灾害等因素的影响。2012年,全球物价会略有回落,但我国输入型通胀压力仍将存在。
2012年04期 No.223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 陈婉清;
国际劳工组织2012年1月24日发布了《2012年全球就业趋势》,本文根据该报告介绍了2012年全球就业形势总体情况及劳动力市场发展概况,全球经济复苏的不平衡对各区域经济增长、就业、失业、劳动力参与率、劳动生产率、非正规就业及在职贫困的影响,以及应对劳动力市场挑战、促进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
2012年04期 No.223 14-1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潘仁飞;陈柳钦;
煤炭生产和消费总量控制是事关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安全生产、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应对气候变化碳减排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涉及煤炭总量控制目标内在影响因素及煤炭进出口贸易外在因素的综合分析,给出了我国不同阶段煤炭生产总量的控制目标,对于国家指导煤炭总量控制工作,制定总量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12年04期 No.22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 刘似臣;白文昭;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取消对外资在区域、数量和股权等方面的限制,实行对外资的全面开放。本文利用2004年和2008年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对在华外资零售企业的盈利状况进行分析,通过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的详细比较,得出结论:就绝对指标而言,尽管外资零售业增长超过内资(无论收益指标还是成本指标),但总的绝对规模仍低于内资;就相对指标而言,外资零售业仍超过内资,但差距在缩小。
2012年04期 No.223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 钟在明;
新生代农民工是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进者,目前其就业能力问题突出,是社会就业的弱势群体。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调查分析发现,浙江省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需求变动具有现代性特征,但政府体制和公共服务等因素制约着其就业能力的提升效果,破解能力问题需多管齐下,消除体制性障碍,整合社会资源,全面提升其职业能力素质。
2012年04期 No.223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刘卫柏;柳钦;李中;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土地互换、出租、入股、股份合作、转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法律冲突、风险不确定、侵害农户利益、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2年04期 No.223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 王震;夏英;
本文以新疆洛浦县的集中连片贫困区的开发模式为案例,分析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开发模式形成的机理和关键影响因素,认为连片开发模式中资金的整合机制,促进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项目扶持机制,以及连片开发区的统一管理等机制对于产业开发、农民收入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增强农户参与意识,培育产业联结机制,培育主导产业,延伸产业链,调整资金的投入重点和范围,完善风险保障机制等促进西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产业开发的对策建议。
2012年04期 No.223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吴霜;吴雨龙;
本研究采用分类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徐州市农村抽取了900户农户,对国家惠农政策知晓度和知晓途径进行调查,分析惠农政策在农村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2012年04期 No.223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 齐舒畅;刘慧平;曾宪欣;
2011年中日双边贸易额已突破3400亿美元,掌握中国贸易结构现状及其对两国的影响对制定相关政策极为重要,中日国际投入产出表是掌握中日贸易结构和经济波及效果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2007年中日国际投入产出表,对中日两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投入结构、使用结构、贸易结构和产业关联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
2012年04期 No.223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 郑绍庆;
粮食银行自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诞生以来,实践中经历了两次发展高潮。伴随着粮食银行的发展历程,理论界相关研究也不断深入,其中不乏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文章就粮食银行的概念内涵、历史演变、运作模式等对理论界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简要疏理,重点对支持的观点、担忧和质疑的声音进行综述,并做简要评述。
2012年04期 No.223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罗凤金;许鹏;程慧;
本文在分析综合承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要素对全国14个大城市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价,并以广州为例判断大城市人口承载现状,进而提出了增强大城市承载力的途径和建议。
2012年04期 No.223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吕志鹏;
本文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辽宁省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辽宁省碳排放EKC为倒N形,已经经过第一个转折点,没有达到第二个转折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渐变缓。(2)辽宁省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变化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成影响较大。(3)最后根据分析提出了三条建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核电建设,积极开发水力、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等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增加低能耗高产出的行业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公民节能减排意识,制定节能减排的相关法律。
2012年04期 No.223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