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中一;
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家庭的角色和功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而这种变化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如何给予家庭以人文关怀和社会支持,促进家庭健康发展,是我国社会公共政策必须应对的一个新课题。
2012年10期 No.229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K] - 陶艺军;杜鹃;
2012年5月开展的"北京市民的公共文化参与和文化需求调查",研究了公共文化资源主要通过何种方式来配置、影响市民文化参与的主要因素、新兴媒体对文化参与的影响、海外和内地原创文化产品的比较、公共文化场所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等。调查显示,当前北京市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为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从五个方面着力改善;"市民最期待的改变"是价格更低、文化设施更多、社区文化活动更吸引人。
2012年10期 No.229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3K] - 程荫;韩笑;胡越;
本文利用北京、天津和武汉3地357份问卷调查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农民工城市购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结果显示,农民工城市购房意愿有待提高;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外出打工人数、收入水平、打工居住条件、对居住条件现状满意度和房价预期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民工的城市购房意愿。
2012年10期 No.229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8K] - "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研究"课题组;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对个人、家庭、学校,乃至社会、国家和民族,都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兴媒体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婚恋观呈现许多新亮点,但也面临不少困惑和挑战。在日新月异、纷繁复杂的外界环境冲击下,如何引导、端正大学生的婚恋观,将成为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难题。本课题从大学生恋爱观、婚姻观、多元社会的爱情观念等角度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现状,概述了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困惑和影响因素,并从政府、高校、大学生、家庭等不同角度,提出了调适大学生婚恋观的对策。
2012年10期 No.229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 李逸波;彭建强;赵邦宏;
农民职业分化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及其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统计数据,对当前中国农民职业分化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总结,发现我国农民职业分化发展速度较快、前景乐观,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分化职业层次低、稳定性差、建业性强等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对农民进一步分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一定威胁,需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
2012年10期 No.229 28-3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1K] - 张淑萍;
本文运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客观评析粮食价格机制对河南省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研究发现:粮食相对价格偏低、种粮增量收益微弱,使部分农户种粮意愿不强烈和生产的不确定性较大;粮价上涨对农户的农业收入增长效应不明显,也未能充分发挥引导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作用;粮食价格机制对农户种粮的激励作用不足。提出建立合理、公平、统一的粮食市场价格、继续实施与完善最低保护价、健全粮食补贴方式,以增强粮食价格机制对种粮农户的激励作用。
2012年10期 No.229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 邵培霖;吕后中;
为摸清黑龙江省农业政策性保险开展情况,2012年3月,采取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调查和调研情况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政策保险发展过程和现状,以及不同人群对政策农险的认知情况并对政策农险实施情况进行评价,阐述了农业政策性保险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2012年10期 No.229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 吴学军;王宇露;孙晓斌;
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是农业发达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影响发达地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因素又不同于欠发达地区。本文以农业发达地区山东潍坊市的历年农民收入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农民收入的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投入和城镇化因子、农业产业化因子、农村市场化因子是影响潍坊市农民收入的主要公共因子。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促进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十大对策。
2012年10期 No.229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4K]
- 宋雪清;
以PDA(手持数据采集设备)使用和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在总结一、二经普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优化和再造经济普查业务流程,提高三经普整体工作效率,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新流程与"四大工程"紧密衔接,把原来要在办公室完成的比对、核实、编码工作前移到调查现场,把普查办的录入审核工作在不增加普查对象负担的情况下前移给普查对象,普查的各个阶段或过程有机衔接,减少重复工作,普查员选调和培训更有针对性和层次性,普查过程可动态监管,普查成果可及时发挥作用。
2012年10期 No.229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1K] - 黄恒君;陶然;
质量文档是控制调查质量的重要方法。基于国外质量管理实践的认识,本文对调查质量文档体系构成要素进行探讨,并对构建我国调查质量文档体系提出了思考。以调查过程质量为导向,本文提出构建调查质量文档体系的思路:包括调查过程文档、调查指导性文档与统计机构道德规范3个层次;该体系的构建旨在为统计调查质量的控制、评估与改进提供系统性依据。
2012年10期 No.229 52-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 张亮;
我国现行水价政策已经严重影响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已不能适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笔者建议: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和水情,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全程进行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按照水源类型、用途类别、区域类型及用水效率等,实行差别化水价;同时注重配套制度与设施建设,保障水价形成新机制的顺利实施。
2012年10期 No.22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