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转型期我国劳动力报酬的比较研究"课题组;罗凤金;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城乡住户调查数据,对就业者个人特征进行泰尔指数分解,受教育程度、户籍属性和就业行业是影响农民工和城镇就业者劳动报酬分配差距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农民工和城镇就业者获得不同行业就业岗位的概率测算和工资差异的Brown分解,发现引起农民工与城镇就业者劳动报酬差异的第一位因素是两者个人禀赋上的差异,即工作经验、受教育程度等差异,其次是户籍属性。
2013年04期 No.235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 "新形势下我国就业问题研究"课题组;谭永生;
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重要载体。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宏观经济运行环境趋紧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压力,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停产倒闭的现象。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不利于扩大和稳定就业。面对依旧复杂的经济形势,政府和中小企业需共同努力,切实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就业的作用。
2013年04期 No.235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1K] - 张超;
建设开放式研发中心支持开放式自主创新实践,已十分迫切。调查表明,江苏企业产学研合作和开放意识较好,但在研发外包、创建研发分支机构等方面十分保守,开放式创新及其支持平台建设等方面还需在形式上多样化、内涵上深化、功能上系统化。企业R&D总投入近几年排全国前列,但增速略有放缓。因此,企业研发机构需在人才、设备和管理上充实和提升,加快企业开放式研发中心建设,引导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搭建更多的研发合作平台。同时,提高政府投入和基础研究投入,通过增加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这一根本途径来增强企业R&D投入的能力和持续性。
2013年04期 No.235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0K] - 孙勤;陈启泷;
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标志。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阐述了城乡教育差异的表现,分析了国家教育投资和家庭教育投资在南通城乡之间的分配差异及其原因,提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3年04期 No.23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9K]
- 张洪霞;
本文以天津市10个区(县)861名农村实用人才为例,分析现实的实用人才培训与农民所期望的实用人才培训在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指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缺乏合理规划、内容与需求脱节、培训形式错位、培训时间短期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体系改革的对策,从夯实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需求的基础、明确培训目标、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增加培训周期等方面入手,以期提高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质量。
2013年04期 No.23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K] - 马金平;周勇;
本文通过对238份农民工调查问卷的统计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了企业培训经历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培训经历对农民工心理资本有显著正影响,且影响效应较大;农民工心理资本对其收入有显著正影响;心理资本在企业培训经历与农民工收入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2013年04期 No.23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 穆桂斌;沈翔鹰;
为了更好地了解河北省农民工的生存现状,本文采用生存质量问卷、满意度量表及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探析河北省农民工的生存质量、满意度和心理健康状况。对省内8个行业500名农民工进行随机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工的生活质量尚处于较低水平:工作质量整体较差,但工资拖欠和讨薪情况有所改善;除人际敏感外,心理健康的其余维度得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不同婚姻状况在人际敏感、抑郁和偏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客观生存质量与主观满意度、心理健康状况三者两两呈显著相关。
2013年04期 No.235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 王芳;
本研究对西安市新老两代农民工心理契约认知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新老两代农民工对心理契约的认知存在显著的差异:老一代农民工比较注重组织义务责任和员工义务责任,而新生代农民工除注重组织和员工义务责任外,还强调组织和员工人际责任与组织和员工发展责任的实现;新生代农民的需求层次已经从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向高层次的人际需求和发展需求转变。最后本文提出改善我国当前面临的新生代农民工管理问题的对策。
2013年04期 No.235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 张启良;
本文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论述、新要求,结合对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长期观测,就当前我国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新的"两个翻番"在统计指标数据上的变化以及江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景进行解读,对十八大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监测指标体系与方法开展探讨。
2013年04期 No.235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2K] - 国家统计局山东调查总队"居民消费需求指数研究"课题组;
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内涵和要求,尝试构建了一套居民消费需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居民消费需求指数进行测算。
2013年04期 No.235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 李军红;
农村的宜居水平关系到农村的整体发展理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农村投资环境、农村的生态建设状况等方面。因此,农村宜居水平的高低影响到农村建设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体现了农村规划和建设的基本精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形势下,加强农村的宜居水平建设,营造适宜于农民居住的环境对中原经济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实际的意义。
2013年04期 No.235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 李靓;
环境污染给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彰显,仅靠行政处罚和诉讼的方式不能完全消除污染给人们造成的损害,受害人很难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得到充分的经济补偿。相比之下,作为环境损害赔偿社会化方式之一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具有明显优势。环境损害赔偿的社会化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尽管在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相关立法工作应尽早提上议事日程。给社会成员提供实质性平等的环境权利与合理的责任分配是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关键。
2013年04期 No.235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