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子玉;卢海宁;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处于重要的地位。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长三角地区在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努力调整经济结构,经济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长三角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一体化发展更趋紧密;服务业发展提速升级;三大需求关系更趋协调等。当然,长三角区域的发展也存在着其特有的矛盾,但这也是长三角在融合、发展中所必然产生的问题。展望"十二五"的发展,长三角将为崛起成为全球城市区域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3年07期 No.23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 申孟宜;
本文从PM2.5与汽车尾气的关系入手,分析我国汽车保有量的现有状况和发展趋势及其对PM2.5的影响,得到在持续高汽车保有量背景下PM2.5形势将更加严峻的结论,提出针对这一结论的PM2.5治理建议:一是以革新贯穿于全汽车产业链的科学技术为根本途径;二是以完善调控企业生产行为和个人购车用车行为的税收政策为短期手段;三是以建立可内化PM2.5治理成本的环保市场为长期方向,这对于解决当前的PM2.5问题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2013年07期 No.238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 徐继英;邓业轩;
新世纪以来,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拉动地方经济较快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过分依赖房地产可能引发种种问题,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忧。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以安徽为例,分析房地产业对地方政府收入的贡献,进而提出推动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3年07期 No.238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 徐立军;张明;方莉;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以家庭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家庭自助和社区协助相结合的一种养老模式,既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又有利于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同时还有利于推动社区服务建设,但在实施和推广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本次统计调查了解杭州市社区居家养老现状,并进一步分析中老年人对该种养老模式的评价差异。为进一步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提出具体对策建议如必须完善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及服务建设、提升服务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形成多元化发展机制等。
2013年07期 No.238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 周劲波;丁振阔;顾芳睿;
本文通过对广西100位农民创业者的个人基本信息、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创业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根据分析研究结果指出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农民创业,提出继续加强创业技能培训、创造一个顺畅的融资渠道、保障农民创业者权益等方面的对策建议,促进更多的农民进行创业,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创业型经济的发展。
2013年07期 No.238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 黄庆玲;张广胜;
依据2012年辽宁省不同层级城市652位新生代农民工的问卷访谈数据,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的定居去向、原因及自身方面的影响因素。"打工城市"、"家乡中小城市(地、县两级城市)"、"农村老家"成为其主要的定居去向,"离家乡远近"、"安居、乐业"是新生代农民工定居地选择首要考虑的因素。研究发现,男性、25岁以下者、已婚者、家庭经济条件优越者、在中小城市务工者、来自打工城市附近县城农村的打工者及来自东北3省外的务工者倾向回到家乡中小城市定居。
2013年07期 No.23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 陈浩;陈雪春;
本文基于就业模式、非农职业层次、非农收入水平以及养老保障类型等多维度构筑了失地农民就业分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地区858户失地农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征地后,农民就业状况发生显著变化,总体上失地农民的短期非农收入和养老保障水平得到了一定改善,其中对中低层农民的改善效应尤为明显,但在就业模式和非农职业层次方面呈现出显著分化态势,未来可能导致失地农民在长期收入及保障水平的差距扩大,进而诱发群体分化的风险;进一步运用R-Q模型分析显示,人力资本是造成失地农民群体就业分化的核心因素,而征地用途、补偿方式等征地因素对失地农民就业行为演化也构成了一定影响。本文认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要将促进区域就业增长和民生福利改善作为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在土地征用补偿政策上,要从单纯重视对失地农民短期"经济补偿",向扶持其个体及家庭人力资本投资以增强长期非农就业发展之"能力补偿"转变,以构筑促其市民化转型的长效机制。
2013年07期 No.238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K] - 王飚;陈洪义;王文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前不久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黑龙江省先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这对于黑龙江省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本文根据调查情况分析黑龙江省当前农村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对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2013年07期 No.23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 武洁;权少伟;
本文系统介绍了城镇化率的定义与统计标准、常用的统计方法和推算方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利弊。城镇化率的推算是以人口普查、年度人口变动调查数据和村级单位城乡属性为基础,通过测算影响城镇化率的3个因素:城镇区域扩张、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城乡迁移,来测算我国各地区城镇化率。建立科学有效的城镇化率监测制度,是当前统计制度方法研究中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
2013年07期 No.238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 国家统计局福州调查队"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课题组;陈倩;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总体评价、不同群体的幸福感差异以及各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情况。并运用因子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探究福州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力。结果表明:个体特异性因素、就业发展因子、家庭文体因子、公共服务因子、居住环境因子、生存环境因子和社会环境因子等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2013年07期 No.23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 许涤龙;汤智斌;
低碳经济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低碳经济尤为重要。本文在辨识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编制了低碳经济指数,从全国及省域两个层面对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纵向比较发现,2007年至2010年全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省际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具有较大差异,且大体呈现由东部地区至西部地区逐步递弱的趋势。
2013年07期 No.238 52-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 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中的ICT研究课题组;邢明发;
信息通信技术简称ICT。八国集团在《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中认为:信息通信技术是21世纪社会发展的"最强有力"动力之一,并将迅速地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通过教育中的ICT典型调查,既衡量了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ICT的应用状况,又健全了《ICT核心指标》国家层面统计监测体系研究,进而为政府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决策,提供科学的量化支持。
2013年07期 No.23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6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