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婉婷;张秀梅;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备受关注。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调查数据,了解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并通过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出结论: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整体上比较高;性别、年龄、信仰、婚姻、居住地、社会地位自评、健康状况、家庭收入、家庭经济地位自评、收入合理度、社会公平感、社会信任感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影响;居民的健康状况、社会评价、家庭变量和态度变量是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2013年10期 No.241 9-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1K]
- 周冲;黄玉翠;王志宇;
网上商店作为一种新兴业态,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拉动首都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为深入了解网店企业发展现状,促进网店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京东、卓越、当当、凡客4家大型网店企业进行调研,梳理归纳出北京网店企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并对网店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可行性建议。
2013年10期 No.241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8K]
- 杨军;谢美梅;
为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推动"美丽福州"建设,本文以福州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从环境保护认知、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工作满意度、环境质量满意度4个方面构建公众环境意识评价指标体系,应用SPSS软件进行交叉列联分析、卡方检验与相关分析,探究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因素,提出提升居民环境意识、建设美丽福州的建议。
2013年10期 No.24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张国栋;谭静池;李玲;
陕南移民搬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的移民搬迁工程,搬迁移民240万人,比三峡移民多100万人。移民搬迁是集地质灾害移民、洪涝灾害移民、生态建设移民、扶贫移民、工程移民为一体,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改善低收入群体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陕南移民搬迁规划十年完成,目前已开展两年有余。认真总结移民搬迁的工作成效,分析政策执行和落实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的举措,对促进小康社会建设、发展民生经济,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2013年10期 No.241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K]
- 丁冬;郑风田;
基于全国、河南省以及贵州丹寨县3个层面的调研,本文选取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村村通建设、沼气池建设以及农田小水利4个方面对我国涉农项目与涉农资金的利用效率与现状进行分析,运用描述统计简单评估已有涉农项目与涉农资金的利用率与使用效果,发现目前我国涉农项目与涉农资金使用较为低效,现有资源没有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利用,新建项目的质量也因克扣、腐败等问题而无法得到保证。
2013年10期 No.24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 常韬;许萍;张立军;
本文基于2012年全国20个省区市的农民工样本调查数据,从农民工生活与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总体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三大方面分析当前农民工生活质量现状,揭示当前农民工生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2013年10期 No.24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0K]
- 蔡婧;
依照天津市镇域经济发展指数,国家统计局天津调查总队利用2012年乡镇统计资料,对天津镇域经济进行监测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强弱乡镇在经济实力、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招商引资能力、土地资源与规划建设、基础设施、科技投入和发展速度之间存在差异。通过对2008年以来,天津市镇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镇域经济在协调发展、可支配财力、科教投入、产业竞争力、人才发展、招商引资、发展环境等方面仍比较薄弱。建议重点从三个方面推动天津市镇域经济发展。
2013年10期 No.241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 李宁;余艳锋;朱雪晶;
2007年至今,江西省委组织部联合省农科院已举办8期村支书"双带"能力培训班。通过对这8期400名学员展开问卷调查,系统了解村支书对参加新型农民培训的意愿,调查表明目前各种培训模式与农民的培训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在完善新型农民培养时应优化政府支持方式,加强针对性,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
2013年10期 No.241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