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扈新强;
本文以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北京、上海、广州三地数据为基础,对新生代和老生代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居留大城市的意愿较高,其中老生代流动人口居留意愿高于新生代,新生代流动人口内部出现分化,"80后"居留意愿较高,"90后"举棋不定者较多。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二元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性别、教育、职业、就业身份、收入等因素造成新生代和老生代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差异。对新、老两代流动人口而言,家庭成员的陪伴和社会的接纳是决定他们是否在大城市"安居"的关键。
2017年07期 No.286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 司先秀;吕廷杰;
文章基于中国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量化分析结果和信息化发展指数(Ⅱ),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城乡统筹与信息化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且从"十五"、"十一五"到"十二五"增速有逐渐加快趋势,但相比同期GDP,年均增长率要低3.5个百分点;信息化对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若信息化发展水平年增长10%,两年后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有望年增长10.2%以上。
2017年07期 No.286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 季凯文;周吉;钟静婧;
本文基于2003—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的空间关联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开放型经济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不同程度的正相关性,但集聚特征呈现逐步弱化趋势;沿江地区空间依赖性较强的区域从长三角地区拓展到长三角城市群,但开放型经济的整体性、综合性发展水平没有显著提升;长江经济带范围内开放型经济受相邻省份的影响较为显著,水路货运量、货物出口额、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而铁路货运量、公路货运量货物、进口额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向溢出效应。对此,本文从增强长江黄金水道功能、巩固提升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拓展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强化长江上中下游地区整体联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2017年07期 No.286 38-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3K]
- 郭晓雷;
国际上普遍认为,在增加值率短期不变的假设之下,生产指数提供了增加值短期波动的一个合理估计。本文首先讨论了这一假设在指数编制中的作用,并通过测算和比较我国与G7国家服务业增加值率的波动情况,论证了在我国服务业经济中对该假设进行检验的必要性。其次,基于6个服务业行业的微观企业数据,测算和分析了增加值率的短期波动情况,探讨了增加值率波动对指数编制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关于改进指数编制方法的建议。
2017年07期 No.286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