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世界

热点聚焦

  • 中国城镇多维贫困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

    冯怡琳;

    城镇的多维贫困现象虽已得到关注,但对我国城镇地区整体多维贫困现状、人群特征的探讨仍显不足。本文基于全国性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数据,使用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方法构建中国的多维贫困指数体系,测量了2014年和2016年中国城镇地区的多维贫困现状,并使用Logit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中国城镇多维贫困发生率已降至1.1%,但东北地区、城乡结合区多维贫困发生率相对较高。城镇多维贫困人群呈现"低就业、高负担"特点,以老年户为主。Logit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提高户主文化程度、家庭成员有养老保险、社区基础设施改善均能显著减少多维贫困发生风险。建议构建城镇多维贫困的统筹治理模式,重点关注老年贫困户和外来户,加大对民生领域的财政资金投入并改进多维贫困的统计监测。

    2019年04期 No.307 3-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2K]
  • 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和综合评价

    张云云;张新华;李雪辉;

    本文将主客观法相结合,依据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从理论上构建一个指标体系框架,结合结构方程和2014—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对理论模型指标体系进行拟合修正,从经济效益、创新发展、人民生活、可持续发展4个维度17个指标来构建相对合理的衡量经济发展质量水平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物元模型对2016年全国31个省(区、市)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借助GIS技术将评价结果进行了空间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我国省域经济发展质量整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区域之间经济发展质量水平不均衡,发展水平整体呈现"东部—中部—西部"逐渐递减趋势。

    2019年04期 No.307 1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48K]

调研报告

  • 北京居民职住分离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王琪延;曹倩;高旺;

    文章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Ordered Logit模型分析了职住分离对北京居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运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法测算了两者的空间相关特征。研究发现,职住分离对北京居民生活满意度有显著负影响,城区居民受影响程度大于城郊居民。女性、低年龄、单身群体的生活满意度受职住分离的影响更为显著。从空间来看,生活满意度与职住分离存在显著空间负相关关系,主要有高—低和低—高两种表现形式。从地理位置来看,呈高—低负相关的区域多分布在北京东部;呈现低—高负相关的区域多分布在北京西部。

    2019年04期 No.307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1K]
  • 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调查研究

    王卫东;胡以松;

    本文通过分析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城市电话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的现状。调查发现,我国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规模巨大,但发育还不够成熟,尚未形成统一、信息充分、秩序良好的住房租赁市场,房租对租房者造成的压力较大,政府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管理也有待加强。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2019年04期 No.307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9K]
  • 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CGSS2015的实证分析

    张立媛;

    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考察了个人特征、人力资本、经济因素对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非正规就业是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在非正规就业类型中,以受雇者类型为主,性别、年龄、户籍、未成年子女个数、受教育程度、经济地区等均对城镇劳动力非正规就业具有显著影响,而婚姻状况、家庭经济地位、房产数量则影响不显著。城镇劳动力就业市场的改善需要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关注非正规就业人群及其差异性,提高非正规就业者的人力资本,进一步推进市场规范化改革进程,保障城镇劳动力在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2019年04期 No.307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6K]

统计分析

  • 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有序Logistic—ISM模型的实证分析

    孙莉莉;王其源;

    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是衡量社会保障质量与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2016年上海社会质量调查"数据,首先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城市居民社会保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然后使用ISM模型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社会保障参与状况、家庭支持状况、健康状况、社会地位、公平感对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保障项目参与状况和公平感是表层直接因素;城市居民健康状况是中层间接因素;家庭支持状况和社会地位是深层根源因素。

    2019年04期 No.307 37-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 江西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基于AHP法

    黄强;刘滨;刘顺伯;

    本文构建了涵盖5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江西省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得到一级指标权重比重大小,依次是生活水平、精准帮扶、精准识别、基础设施建设、减贫效果。在二级指标中,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贫困人口识别率、产业扶贫精准率、职业培训扶贫精准率、村级道路硬化率占据较重要地位。计算2015—2017年的各指标数据的测度值,发现江西省精准扶贫绩效逐年提高,但在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等方面待改进。

    2019年04期 No.307 45-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0K]

专题研究

  • 我国特色小镇发展进程分析?

    张丽萍;徐清源;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成为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借鉴田园城市等国外特色小镇建设经验,明确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等相关概念,详细梳理我国特色小镇发展的前奏——各地探索、起源——浙江模式、兴起——国家和地方相关政策、规范——纠偏措施、发展现状,就相关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比较全面地介绍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进程。

    2019年04期 No.307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 基于小波聚类的盗窃犯罪空间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石拓;张俊辉;

    盗窃犯罪的高发低破一直是困扰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问题,探究空间区域内的发案规律和特点对于盗窃犯罪的打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时空角度出发,以盗窃案件发案数据为基础,首先对时间序列的发案数据进行小波分解,实现稀疏矩阵的问题优化,再通过K-means聚类法对犯罪空间分异格局进行研究,最终在形成的分异格局下深入分析发案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北京市辖区派出所盗窃犯罪空间划分为5类,其中发案热点空间多为人口结构变化性大、人员流动性强、城乡环境交织复杂的区域。

    2019年04期 No.307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6K]
  • 海南与其他经济特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测度研究——基于动态因子分析

    钱耀军;

    本研究利用动态因子分析法对海南、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五大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排名。研究表明,海南经济特区排在末位,与深圳、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有不断增大的趋势,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分析得知其原因是海南的资源利用率和环境的污染治理率较低;海南的发展动力不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动力不足;海南的社会发展基础较弱,民生短板问题依然突出。并结合以上问题,提出了节约集约利用资源,不断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协调发展,不断增强发展动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等对策。

    2019年04期 No.307 6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5K]

  • 中国统计学会关于第二十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征文通知

    <正>由中国统计学会主办的第二十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拟于2019年10月下旬召开,会议名称为"新时代统计改革与发展——纪念中国统计学会成立40周年暨第二十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现面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论文,欢迎全国统计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踊跃提交参会论文。一、参考选题本次科讨会设以下参考选题,应征论文也可从其他视角自拟题目撰写论文。1.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统计改革与发展研究

    2019年04期 No.307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1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