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世界

热点聚焦

  • “乡村振兴之路”调研报告

    柏先红;刘思扬;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提质增收,建设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基于全国调研数据介绍了农民对乡村振兴的意愿及各地好的做法,并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存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贫困户脱贫动力不足,基层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部分领域融合发展不够等问题。最后文章提出要以特色小镇建设、基层党组织和精准脱贫为抓手,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2019年06期 No.309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5K]
  • 互联网的减贫效应研究——基于CFPS2016数据的机制分析

    何宗樾;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着重探讨了互联网的减贫效应及其微观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的使用显著降低了家庭落入多维贫困的可能性,同时能够有效缓解家庭的贫困程度。具体说来,互联网拓宽了个体信息获取的渠道,强化了个体的社交网络,有助于个体获得更多信息和商机,对个体获得就业机会或是创业都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互联网还缩短了个体与金融服务的距离,有利于缓解个体面临的金融束缚,促进贫困家庭生产经营与增收。此外,互联网+教育有助于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升教育的效率与公平。

    2019年06期 No.309 8-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3K]

调研报告

  • 就业视角下的社会地位代际流动研究——基于CHNS数据的贝叶斯联合建模分析

    姜天英;夏利宇;

    文章基于1989年、2000年、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进行截面数据联合建模,在就业视角下研究社会地位代际流动随时间的变动趋势。截面数据联合建模能够同时处理混合类型因变量,是微观数据环境下对纵向数据联合建模的调整。模拟研究表明,与独立建模相比,联合建模不仅考虑了模型间的内在关联,而且具有更加准确和稳定的参数估计。实证结果显示,1989年至2011年在子辈社会地位获得过程中,先赋因素的影响减小,后致因素的影响显著提升,各类隐性因素的影响范围扩大,社会整体流动性不断增强。对于先赋因素处于劣势条件的子辈,接受高等教育是其获得高社会地位的最佳途径。

    2019年06期 No.309 1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5K]
  • 广州市流动人口住房变动趋势及动因分析——基于Oaxaca-Blinder与Fairlie方法的分解

    刘佳纯;王子成;

    文章利用2013—2016年广州市外来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流动人口住房实行形式、住房支出、住房支出相对负担等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并通过Oaxaca-Blinder与Fairlie均值分解模型,探讨流动人口住房变动的成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自有住房占有情况明显改善,但社会租房仍是主要居住形式;住房支出成本逐渐攀升,而住房相对负担有所下降。流动人口住房变动均值分解结果进一步显示,可观测的变量特征是造成流动人口自有住房占有提升和住房支出变动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些变动也受到户籍等制度改革及住房调控政策等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在可观测的禀赋差异中,经济收入是流动人口住房自有率提升的主要决定因素,支付能力是推动流动人口住房支出增加的关键变量。

    2019年06期 No.309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统计分析

  • 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面板平滑转换模型

    邱洋冬;

    本文基于2005—2015年全国31个省份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了我国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门槛特征。研究发现,农村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在阈值前后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扰动效应表现为先强后弱的特征,越过门槛值之后,农村非正规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由原始的"极化效应"开始转向为"涓滴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当前非正规金融发展存在诟病亟待规制,使其合法化与正规化发展,更好地服务农户与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缩减城乡收入差距。

    2019年06期 No.309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1K]
  • 中国劳动力供给效应释放的地区差异和门槛研究——基于劳动力红利退潮背景的分析

    王静文;王明雁;

    劳动力是生产中的主要投入要素。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证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我国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这种劳动力供给效应在不同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理论分析表明,劳动力供给效应的释放是有条件的。为进一步证实和解释,文章引入门槛回归模型,验证了劳动力红利确实存在门槛效应,并进一步捕捉经济水平、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以及人力资本水平对劳动力供给效应影响的门槛值。

    2019年06期 No.309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K]

专题研究

  • 上海城乡并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评价

    严宇珺;严运楼;

    文章运用扩展线性支出模型(ELES)、灰色关联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城乡并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评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城乡低保标准并轨以来,取得低保标准逐年提高、低保资金支出不断增加、困难群体逐年减少等成效,但也存在低保标准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精细化管理仍有提升空间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提高低保标准保障水平、开辟低保资金筹措渠道、加强精细化管理等建议。

    2019年06期 No.309 39-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6K]
  • 河北省科技竞争力评价研究——基于主成分分析

    魏厦;

    本文基于2016年数据,参考科技竞争力相关内涵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运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全国30个主要省(区、市)进行科技竞争力测算排名,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地区科技实力发展相对落后,东部地区科技竞争能力较强,西部较弱。在统计的30个省(区、市)中,河北省排第16位,处于中下游水平,与北京市相比,科技实力相差悬殊。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应积极加强与京、津地区科技协作,增加科技财政拨款,以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多措并举提高科技产出效率。

    2019年06期 No.309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4K]
  • 基于统计视角看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综述

    唐晓彬;王亚男;

    中美贸易失衡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较为详细地对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论述,基于统计视角系统回顾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相关文献,总结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研究的特点和机理。通过梳理分析,明确了今后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研究方向。

    2019年06期 No.309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9K]

他山之石

  • 欧盟利用手机网络数据监测人口密度分布的经验与启示

    丛雅静;

    手机网络数据是大数据的重要来源之一。移动网络和智能终端的普及促使手机网络数据量迅猛增加,给政府统计获取和应用大数据提出了挑战。本文通过介绍欧盟委员会利用手机网络数据监测泛欧盟地区人口密度分布的经验做法,总结了应用手机网络数据动态监测人口密度和人口迁移的优势和挑战,以期为我国政府统计更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提供有益借鉴。

    2019年06期 No.309 53-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 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数的构建与分析

    徐婕;张明妍;张静;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客观评价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现状,把握现阶段我国的相对优势和劣势,对科学谋划和加快推进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构建世界科技强国评价指标体系并展开指数分析,测算结果发现:我国在被评价的25个国家中属于中等略偏上的水平,然而我国的科技强国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均衡发展问题。中国的科技投入和对世界科技发展的战略引领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但在知识产出以及科技创新活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方面短板明显,科技创新活动的社会环境条件也有待进一步优化。

    2019年06期 No.309 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4K]

  • 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与经济转型论坛征文启事

    <正>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是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最典型的标志。作为分析工具,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一方面可以与统计学和计量经济学相结合,改进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智能方法将文本、语音、图像等信息转化为数据,为社会科学提供新的资料

    2019年06期 No.309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8K]
  • “首届青年统计学者论坛”征文启事

    <正>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统计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统计科研面临着许多函待破解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青年统计学者是当前统计研究的重要力量,为了推动我国统计研究发展,创造中青年统计学者交流平台,《统计研究》编辑部与北京大学

    2019年06期 No.309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2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