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雪成;
汇总方法和基础数据是购买力平价(PPP)测度的两大核心,就PPP测算结果的质量而言,比汇总方法理论性质更为重要的是其与基础数据质量的匹配程度。从PPP测度实践来看,全球范围内参与国际比较项目(ICP)经济体的基础数据质量呈“偏态分布”是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其对PPP测算结果的影响已有一定定性认识,但对于具体影响的形式和程度,还缺乏必要的量化研究。本文以汇总方法的稳定性为切入点,通过对基础数据质量因素的量化模拟,探讨PPP汇总方法的测算特性,一方面能够补充对汇总方法的理论认识,另一方面能够为优化PPP测度实践提供借鉴。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基于稳定性的一般定义和PPP测度实践,阐述和讨论PPP汇总方法测算稳定性的内涵和意义;二是从内生数据干扰角度,模拟测度和分析GEKS法的测算稳定性特征;三是从外生数据干扰角度,模拟测度和比较分析GEKS法、GK法及其衍生方法的测算稳定性;四是综合前述测度和分析结果得出对ICP实践具有借鉴价值的结论与启示。
2023年08期 No.359 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2K]
- “共同富裕监测研究”课题组
;卢山;王凤娇;
本文在全面理解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共同富裕宏观监测和微观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12—2021年山东省共同富裕实现程度和居民主观感受。结果表明,山东共同富裕稳步推进,物质富裕、公共服务均等、精神富足方面得到较大提升,但收入分配不均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然存在。本文从统筹区域均衡布局、推进城乡要素融合、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发挥科技创新作用、加强文化与生态供给五个角度提出推进共同富裕的政策建议。
2023年08期 No.359 1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3K]
-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比较研究”课题组
;李慧云;刘倩颖;孙怡璇;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概念,构建了涵盖环境氛围、主体活力、活动成效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赋权,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实现了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的跨区域、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国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活力仍整体偏低,创新活跃度水平整体高于创业活跃度。(2)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创新创业活跃度总体呈“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的分布态势,区域内部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3)从三大经济圈来看,珠三角经济圈创新创业活跃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4)按聚集程度分组来看,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各具特色,优势地区发展均衡、高度活跃,其他地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短板仍需补齐。
2023年08期 No.359 2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 汤向俊;苏航;康艳艳;
为度量中国式市域现代化水平,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27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熵权—TOPSIS、Dagum基尼系数、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等方法评估并分析了中国式市域现代化水平、区域差异与动态演变过程,并进行β收敛检验。研究发现:(1)中国式市域现代化水平整体处在上升趋势中,东部地区、特大城市、一线城市的市域现代化水平最高;(2)中国四大区域间东西差距较大,各区域间差距在逐渐减小;(3)市域的现代化等级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发展过程存在显著的β收敛特征,从收敛周期来看,有望在21世纪中叶前完成“第二个百年”目标。研究结果对于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合理应对区域不平衡问题具有参考意义。
2023年08期 No.359 4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9K]
- 倪青山;卜傲;邵子祎;
本文采用贝叶斯估计MIMIC结构方程模型,依据国内外文献中涉及到的变量构建指标体系,对我国共享经济活跃度进行测度,得出以下结论:(1)影响共享经济活跃度的五项原因变量按照重要程度排序为互联网基础、社会发展、网络经济、创新活力和技术产出;(2)各因素中对活跃度影响最大的变量分别是移动互联网用户数、15岁以上非文盲人口占比、共享经济交易额、网络支付交易金额以及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3)在2015—2019年,共享经济活跃值保持逐年递增趋势,而在2020—2021年,受疫情影响,共享经济市场的活跃度较疫情前有所降低。
2023年08期 No.359 5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9K]
- 孙计领;陈功;
严格遵循共同富裕“总体概念”的定位,在融合发展视角下,本文认为残疾人共同富裕具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般内涵,将其定义为残疾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富裕水平不断提高并且与全体人民平均水平差异不断缩小的过程。在理解和把握残疾人共同富裕内涵、特征和目标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残疾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指标设想。残疾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应坚持定量定性相结合、主观客观相结合、可比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结合。基于以上认识和现有研究,本文提出共同富裕的四个一级指标:收入、消费、基本公共服务和幸福感,从富裕水平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提出了二级指标,并在2035年和2050年两个节点提出了二级指标的参考目标。最后,为加快残疾人共同富裕监测,提出相关建议。
2023年08期 No.359 60-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9K]
- 刘洋;吴叶勤;朱志红;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9年28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从基础作用、机制作用和异质作用三方面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碳绩效提升,具体表现为提高碳生产率、抑制碳强度以及降低化石能源消耗,采用多种工具检验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在集聚效应、进步效应和结构效应的调节作用下,数字经济能够发挥规模性减碳、创新性降碳和清洁性排碳的关键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城市碳绩效的影响因地区资源禀赋表现异质性,在非资源型城市发挥的驱动效果比资源型城市更加明显。据此,本文进一步给出数字经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政策启示。
2023年08期 No.359 69-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3K]
- 唐健雄;陕颖颖;蔡超岳;
人口迁移能够影响区域人口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探究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的影响,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绿色发展进程。本文基于2006—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发展水平指数正在逐年上升,但地区发展存在异质性和不均衡性,整体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发展较慢的格局;(2)人口迁移存在较强的不平衡性和空间溢出效应,整体呈现中部、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的趋势;(3)人口迁移不仅能够驱动本地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还能够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4)人口迁移对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因此应重视人口迁移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人口迁移与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
2023年08期 No.359 79-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
<正>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统计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将于2023年10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论坛由国家统计局指导、广东省统计局主办、深圳市统计局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联合承办。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统计合作,助力高质量发展。论坛将汇集来自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政府统计机构的代表,以及国家统计局、广东省统计局和部分高校的代表,通过交流思想、探讨创新,积极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共同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统计交流与合作。
2023年08期 No.359 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4K]
<正>由中国统计学会主办,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承办的第二十二次全国统计科学讨论会拟于年内在四川·成都召开。具体会议时间、地点另行通知。本次会议主题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统计科学”。现面向社会各界征集论文,欢迎统计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司企业提交参会论文。
2023年08期 No.359 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5K]
下载本期数据